优秀合作小组颁奖词

 魔术铺   2023-10-31 06:21:32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简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合作小组颁奖词(共3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在此,感谢网友“zxsa1980”投稿本文!

篇1:小组合作教学反思优秀

优秀合作小组颁奖词

自开学到现在,我校的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开展了一个月的时间,说实话,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这个词语并不陌生,但是刚开始我们都觉得无从下手、一头雾水,好在我们各班任课老师在校长的带领和指导下,积极地对小组合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校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势如破竹,蓬勃发展。下面我就说说我在我们班开展合作教学时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首先说说取得的成绩。

1.划定小组,确定小组的成员。我从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性格、身高、视力等多方面综合权衡,确定小组成员,并为每个成员编号,以便于管理。

2.制定了小组评价机制。任命小组长为记分员,小组长负责根据小组成员在听讲、纪律等方面的`表现给他们相应地加分或者减分。小组长每天给成员计算一次总分,评出一名小组之星。一周结束,计算每个小组所有成员的总分,评出冠军小组和亚军小组,给予相应的奖励。我们班上个周的冠军小组得分是阳光组,得分是51分。亚军组是团结组,得分是48分。

3.初步规范了学生的课堂语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比以前更规范了,更有集体意识了。比如现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能够主动地说“我代表某某小组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完毕,哪个小组还有补充”、“请大家跟我看课文的第几段”等等这样的规范性语言。4.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识记生字的环节,我让前后两名同学互相检查字词,一个读一个听,或者在小组内轮流开火车读词语,大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对于一些适合分角色朗读的课文,先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然后个别小组在全班展示,这样就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再就是一些有价值的、学生解决起来有难度问题,放手给小组讨论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1.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碰得咚咚响,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2.小组合作学习有形式化的苗头,通过课堂观察来看,小组讨论时只有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发表意见,而其他成绩较差的成了旁听的角色。小组交流汇报时每次也是固定的几个同学起来汇报,大部分同学都没有真正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

3.合作点的设计还不够灵活。目前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主要集中在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交流识字方法、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问题上,4.小组长的责任意识不够强。经常忘记自己的职责,只顾自己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课堂上有些同学听讲不认真,小组讨论时有些同学发言不积极,小组长经常置之不理。就拿每天把小组成员的得分登到墙上的表格这件事来说,老师提醒了就去做,不提醒就不去做,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

总之,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自制力和管理他人的能力较差在低年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我们不怕困难,迎难而上,通过多种方法和形式去引导学生,并持之以很,相信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实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班上的每名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篇2:小组合作教学反思优秀

自今年春天开始,我校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蓬勃生机,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示在大家眼前。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意义重大,为学生充分展示并发挥创造潜能铺设了路径和舞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与以往以知识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了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固然有很多优点,然而在平时实际运用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处理,找出对策势必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甚至有负面的影响。例如:我们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均匀,这样,在一个组里学习水平势必参差不齐,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要多,部分学习水平低的学生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怕出错让同学笑话,长此以往学生的发展会极不平衡,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还有的同学会出现盲从,迷信学习好的学生,认为,他学习成绩好分析的肯定是对的,人云亦云。另外,由于分组教学广泛流行,被很多教师当作每一节课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无论需要不需要,都要讨论,片面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这样有些不自律的学生借机玩耍,没有养成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反而学会了课堂起哄,降低了学生对讨论的兴趣,更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时间一长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难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如果这样就失去了分组学习的初衷,我们本来想的是要“1+1”大于2,出现了上述问题,我们的分组合作学习就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了。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探究学习的实效性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中。现在有的课堂学生看上去非常活跃,但它只来自一部分学生,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教师要耐心扶助,除教给他们一步一步的思考方法外,还可努力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让学生在小组中敢想,敢做,敢说。

其次,要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碰得咚咚响,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总之,在学生从事小组交流等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达到活动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间的知识、态度、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学生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篇3:小组合作教学反思优秀

本学期在学校大力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和小组评价方式的前提下,我也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通过这几周的摸索、体会和反思,我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评价的氛围中学生上课和老师互动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了,在以前很多上课从不抬头,从不发言的后进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为小组争得荣誉而努力。使这一类学生在课堂中找到了自信和自尊。

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在以前是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的学习,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老师写什么就记什么,在学习上没有主动性,某个知识点老师没讲到就从不去思考,学习过程只是被动的记忆,完全没有自己是思想。在现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被启动了,在思维碰撞中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观点。

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更深刻更全面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在以前的课堂上,老师对知识的讲解就像是给学生指路,老师凭借自己的经验给学生指出一条自认为最近、最好走的路,学生或许可以很快的到达目的地,但是由于没有自己的想法过不了多久就会遗忘。现在通过导学案、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获得知识就像是给学生一张地图让学生自己找出一条到达目的地的路,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或许会绕远路走错路,但是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路,最不容易被遗忘的路。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探究不断的尝试、思考、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全面的掌握知识。

四、学生在合作探究和展示中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最近两周到建业外语学校和73中听课学习的过程中给我最大震撼的是这两所学校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展现出的能力和自信。一节课可以在老师几乎全程不参与的情况下由学生自行组织自学、探究、展示、评价整个流程。暂且不说这节课的效果如何,单看从这节课上体现出学生的自信、学生的组织能力、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让所有听课的老师为之一振。反观我们自己的学生,也许在考试成绩上并不亚于他们,但是在成绩之外的其他方面却是远远的落后了。以前,我们总是说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解能力差,表达能力差,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差,并把这些都归咎于社会和家长。但事实上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也是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把考试分数看做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从而忽视并限制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正是改变这种现状把只注重分数应试教育向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转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在这几周来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摸索和尝试中我也产生了一些困惑:

一、在73中听的两节示范课都出现了教学目标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有一节课更是拖堂了20分钟。在对这种课型进行尝试的时候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时间的控制上比讲授式教学的难度大的多,一节课的容量也比以前少很多,上课时总是感觉时间上不够用,也总觉得有很多东西没有讲到,上完课心里总是不踏实。

二、我觉得新的教学模式重视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传统的教学模式关注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的长期奋斗目标,而学生的考试成绩又是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校当前的生命线。怎样做才能把长远的目标和当前的现实结合在一起,怎样才能既提高学生的素质,又提高学生的成绩?

以上是我最近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3015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