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不知道怎么写-北京北海导游词

 魔术铺   2023-10-09 06:14:42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简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导游词不知道怎么写-北京北海导游词(共7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在此,感谢网友“anydi”投稿本文!

篇1:导游词不知道怎么写-北京北海导游词

导游词不知道怎么写-北京北海导游词

北海位于北京市中心,景山公园的西侧,在故宫的西北面,与南海、中海合称三海。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1925年开放为公园,是目前北京市区内,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园林。

北海的建筑景观,在历史上经由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多次被烧毁、又多次被重建。

辽代时,北京叫幽州,又叫南京,辽代皇帝在这里建行宫“瑶屿”,供皇帝避暑。

金代时,北京叫金中都。金代的皇帝将瑶屿,改建成琼华岛,岛上建造“大宁宫”。以琼华岛为中心,在太液池里,规划一池三山的格局。“琼岛春荫”、“太夜秋风”入选由金章宗钦定的燕京八景。

元代时,北京叫元大都。元世祖忽必烈,以琼华岛为中心营造“大都”的城池。琼华岛从此圈入皇城,大宁宫成为皇城御园。

明代时,改琼华岛为万岁山,扩建南海水域,改建太液池东岸、北岸的景观,增建金鳌玉蝀桥。形成“北海”、“中海”、“南海”三海,明代统称这里叫西苑,为今天北海景观奠定基础。

清代时,顺治皇帝在万岁山顶建造藏传佛教覆钵式白塔。万岁山改名白塔山;乾隆时增设北海的园中园“静心斋”“濠濮间”等多处建筑景观;光绪年间,修筑了当时最为著名的从中海“瀛秀园”到北海“静心斋”的西苑小铁路;19清帝退位,西苑三海移交中华民国政府,北海从此结束了皇家园林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后,北海公园、团城的景观陆续对社会开放。北海成为了北京市内,老百姓休闲娱乐去处的最佳选择。

北海的景观主要分布在四大景区,团城、琼华岛景区;东岸景区和北岸景区。

团城位于北海公园南门外,是一座砖石砌筑的,由高的护墙围成的圆形小城,城高4.6米,被誉为“空中花园”。团城上的主殿叫承光殿,也叫佛殿。重檐歇山顶,殿内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白玉佛像。殿前有一方亭,亭内有一个巨大的玉瓮。玉瓮名叫“渎山大玉海”。

渎山大玉海玉瓮,成椭圆形。它是用一整块“墨玉”雕成,高0.63米,膛深0.57米,周围约5米。元代时,元世祖忽必烈曾将它放置在琼华岛广寒殿中,专供宴请群臣时盛御酒用。

团城上还有数十株较为著名的古树名木,其中三株还有“封号”,它们是白袍将军、探阴候、探海候。

北海第二大景区是琼华岛景区。

琼华岛上最重要的景观是在琼华岛的最高处耸立的白塔,它是北海的标志。因为有了白塔,琼华岛上的小山,也被称做白塔山。白塔山四面都有景观:山的南侧有永安桥和永安寺;山的东侧有般若香台和琼岛春荫碑;山的西侧有悦心殿、庆箫楼、琳光三殿和阅古楼;山的北侧有仙人承露盘、折梁石和延楼游廊。

北海的白塔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是用砖、石、木等材料建在琼华岛的最高处,塔高35.9米,山顶的海拔77.24米。登上白塔可以俯瞰北京城四面风光。

白塔由塔基、塔身、相轮、宝顶四部分组成。塔基为砖石砌筑的须弥座,座上有三层圆台。塔身上有306个通风口,其中最大的直径为14米。南面的造型叫眼光门,中间刻有7个梵文字母和三个图案组成的“十相自在图”。相轮也叫“十三天”宝顶是鎏金的宝顶,由铜质镂空的天盘、地盘、日月火焰组成,地盘周围悬挂铜铃16个,铜铃又叫惊鸟铃。白塔内部有星船、佛龛、供桌、喇嘛经文、衣钵等。整个白塔属于藏传佛教覆钵式塔,造型极为精美白塔背面有信炮和五虎号杆。

白塔山南侧有座石桥。桥的南北两端各立有一座“四柱三楼”的木牌楼,牌楼上的北面写“堆云”,南面写“积翠”,所以这座叫“堆云积翠桥”。堆云积翠桥与永安寺相连,所以又叫永安桥。

永安寺是皇家寺庙。该寺依山而建,中轴线上共有四座大殿。第一座名为叫法轮殿,殿前左右设有钟、鼓亭,殿内供释迦牟尼佛坐像。第二座名叫正觉殿,殿内供奉大肚弥勒佛,背后立有韦驮像。第三座名叫普安殿,殿内供奉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像。第四座名叫善因殿,殿内供奉一尊“铜质鎏金”大威德金刚像。

北海的第三大景区是琼华岛东岸景区。东岸景区的主要景观有:濠濮间、画舫斋和先蚕坛。

濠濮间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濠濮间的名称出自《世说新语》。濠、濮指的是古代的水名。庄子与惠子曾游于濠梁上,产生过一场“人能知道鱼之乐的辩论”。也有庄子曾在濮垂钓,而不愿做官的故事。乾隆皇帝用“濠濮”命名此景,是为了表示自己清高。

先蚕坛始建于乾隆七年(1742),皇帝每年要到先农坛“亲耕”,皇后及后妃则在先蚕坛“亲蚕”。皇后每年农历(春)三月,在先蚕坛举行“躬桑利”“献茧缫丝礼”。祭祀“养蚕”的始祖,“黄帝”的妃子缫祖。

北海的第四大景区是琼华岛北岸景区。北岸景区的主要景观有:静心斋、西天梵境(大西天)、九龙壁与大圆镜智宝殿、澄观堂、铁影壁、五龙亭、阐福寺和极乐世界(小西天)等景观。

静心斋始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原名“镜清斋”,俗称乾隆小花园。清末慈禧将其改名为“静心斋”,这里是北海的园中之园。景色非常的雅致,清朝时,这里是供帝后到阐福寺等庙宇烧香敬佛后休息用膳的地方。

西天梵境,实为明代建筑,清乾隆时改建。是北海北岸著名的皇家寺庙。正殿“大慈真如宝殿”是用金丝楠木修建,又叫“楠木殿”,至今保存完好。

北海的九龙壁是明清三大九龙壁之一(另外两块一块在故宫东路宁寿全宫皇极门前,一块在山西大同明代王府门前),位于西天梵境的西侧,原是“大圆镜智宝殿”的门前照壁。长25.52米,高5.96米,厚1.6米。整个九龙壁造型精美,壁上共有635条形态各异的龙,是三大九龙壁中最具特色的一块。

铁影壁位于澄观殿前,是用中性火山岩石雕凿而成,通体成棕褐色,质感如铁,所以叫“铁影壁”。铁影壁原为元代遗物,保存至今实属不易。

五龙亭在明清时期是帝后消暑纳凉,垂钓和观看太液池焰火的地方。从东至西,五座亭子依次是:滋香亭、澄祥亭、龙泽亭、涌瑞亭、浮翠亭。

阐福寺是北海规模最大的一处庙宇,不仅是清代皇家进行佛事的重要场所,而且是皇帝祈福、赐福的地方。自乾隆皇帝开始,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一,皇帝都要在阐福寺内举行“书福”盛典,包括祈福、书福、送福、迎福四项仪式,以此祈求“苍天赐福”。

极乐世界,又叫小西天,是中国最大的木结构亭式建筑。它是乾隆三十五年(1770)为庆祝乾隆皇帝的母亲孝圣皇太后80寿辰而特别建造的。殿内高悬的“极乐世界”四个字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篇2:北京北海导游词

北海银滩西起侨港镇渔港,东至大冠沙金海湾红树林,由西区、东区和海域沙滩区组成,东西绵延约24公里,海滩宽度在30——3000米之间,陆地面积12平方公里,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面积超过大连、烟台、青岛、厦门和北戴河海滨浴场沙滩的总和,而平均坡度仅为0.05。沙滩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积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细腻的沙滩会泛出银光,故称银滩,北海银滩以其“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的特点,被誉为“天下第一滩”。

北海银滩还是全国首批4A级景点,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北海银滩成为全国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之一,1995年北海银滩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35个“王牌景点”之“最美休憩地”。也是广西北海旅游景点中的第一个王牌。

广西以“北有桂林山水,南有北海银滩”而自豪

北海银滩长24公里,号称中国第一滩,面积超过北戴河、青岛、大连、烟台、厦门海滨浴场沙滩面积的总和。水质为国家一级标准,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22.6摄氏度,一年中可有9个月时间下海洗浴。

早晚是银滩最美的时候,游泳、看日出日落,或是在细而柔软的银滩上漫步本身就是一种享受。银滩还是广西的“足球城”。

篇3:北京北海导游词作文

各位旅客朋友们:

当您走进这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皇家园林,当您仰望美丽的白塔感受着人间仙境般的秀美,急于要走进园中去享受北海山水的时候,我建议您驻足留步,用您几分钟的时间,听我介绍一下北海公园的总体概况,为您的参观游览做一个导游。

北海公园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这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园林开发始于辽会同元年(公元938年),金大定六年至十九年(公元1166—1179年)世宗完颜雍(yng)又在辽初创的基础上建成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离宫—太宁宫。太宁宫沿袭中国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制,即北海和中海是太液池,琼华岛如”蓬莱”,团城为”瀛(yng)洲”,中海犀(x)山台似”方丈”。并将北宋汴京艮(gn)岳御园中的太湖石移置于琼华岛上。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营建大都,将琼华岛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划入皇城,赐名万寿山、太液池。永乐十八年(公元14)明朝正式迁都北京,万寿山、太液池成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称西苑。清朝承袭明代的西苑,乾隆七年至四十四年(公元1742—1779年)对北海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后的规模和格局。

辛亥革命后,1925年北海辟为公园对外开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北海公园的保护极为重视,拨巨资予以修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海是中国历史园林的艺术杰作。全园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39万平方米),主要由琼华岛、东岸、北岸景区组成。

走过由汉白玉雕琢的永安桥、穿过堆云牌楼,您就来到了琼华岛。琼华岛上树木苍郁,殿宇栉(zh)比,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白塔耸立山巅,成为公园的标志。走进永安寺的山门,拾阶而上您可以登上白塔。关于永安寺的壮丽景观我将在您到达时详细介绍。您走下白塔沿岛步行,你可以欣赏到又一些美景。西侧,那里有著名的“阅古楼”内存有三希堂法帖,它是享誉世界上最著名的书法作品集成。西北面被一组沿湖长廊所环抱,北面山坡上,可见到相传为秦汉时期的文物“铜仙承露盘”;东侧山脚下是琼岛春阴碑,它是老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半月城”亦称般若香台,在东坡依山而建;下面是“般若香台牌楼”,过“陟山桥”折而向北就来到东岸景区。

沿湖建有北京目前历史最悠久的船坞;环湖的垂柳掩映着东岸的著名景点——濠濮间、画舫斋。濠濮间是一处马蹄形小山围成的水潭,在这座人工建造的皇家园林中现出它独特的野趣。由濠濮间向北就是画舫斋,著名的古树——唐槐就在其中,画舫斋以其宁静、幽雅的园林意境名扬中外。出画舫斋西门就可看到清代“先蚕坛”的大门。从先蚕坛北过桥向西而行就到达北岸景区。

北岸景区从东到西布满景点:东侧有静心斋——人称“乾隆小花园”、大西天景点有西天禅林喇嘛庙建筑群,“华藏界”牌楼、“天王殿”、金丝楠木建成的“大慈真如宝殿”、九龙壁等建筑;九龙壁西南是“快雪堂”“铁影壁”,再往西您就看到了北海五龙亭、阐(chn)福寺、小西天等众多著名景点。

从小西天极乐世界殿出来向南,可以从北海公园西门出园,也可乘游艇回到琼华岛由南门出园。北海园林博采众长,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您每到一个景点游览,我都将伴随您,为您做更详尽的讲解。

“琼华岛”是北海的中心景区,四周碧水环绕,树木苍郁,殿宇栉比,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白塔耸立山巅,成为公园的标志。南面有永安桥连接团城。穿过堆云牌楼就是永安寺;永安寺始建于顺治八(1651),初称白塔寺。乾隆六年(1741)改称永安寺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这里是永安寺的山门。根据佛教理论,寺院的第一座殿堂称天王殿。殿内供奉的是东,南,西,北四大天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怀抱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他可以增长人的善根;手拿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他可以保护佛法不受侵犯;手持宝伞的这位是北方的多闻天王,他可以保护人们的财富;这一位是西方的广目天王,他可以以其净眼观察世界。由于这四位天王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中国百姓习惯上称他们为“风,调,雨,顺”。预示着国家的五谷丰登,永安太平。

穿过山门,我们可以看到东面建有钟楼,西面建有鼓楼。过去,每当皇帝来此拜佛,钟鼓齐鸣,香烟缭绕,气象庄严。在钟楼上有一口大钟叫永安钟,如果您有兴趣可以亲自去敲响它。据说这是一口祈求天下太平的宝钟,敲钟三下,一定会给您带来一年的好运。

这个院落的正殿叫殿,是永安寺中最重要的一座大殿。它面阔五间,大殿的屋顶非常好看,为单檐庑(w)顶,屋脊中间是一个琉璃小塔,旁边是二龙戏珠的浮雕。造型精美。龙是中国的象征,据说龙能潜入海底,飞上高空。没有人亲眼见过龙,但是龙的形象被世代相传。

进入大殿,释迦牟尼端坐正中。他是古印度人,出生于公元前565年,是佛教的创始人,在他的两侧是八大菩萨和十八罗汉。这个殿的设计思想很特殊,是根据乾隆皇帝的意愿安排的。释迦牟尼象征着皇帝本人,其他佛像则代表文武百官。

走出殿,迎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台阶。永安寺里一共有三组台阶,它们分别是36,54,72。都是9的倍数。为什么呢?因为永安寺是一组皇家寺院。

登上36级台阶是龙光紫照牌坊,牌坊代表着皇权至上。龙光紫照牌坊建于1751年,设计精美,为四柱三楼式建筑,绿琉璃瓦覆顶。正面额曰“龙光”背面为“紫照”,为木质阳文,是牌坊中等级较高的,也是中国古建筑的典范。

在牌坊两侧东面是引胜亭,西面是涤蔼亭,每个亭内各立有石碑一块,分别刻有“白塔山总记”和“塔山四面记”,碑文分别采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雕刻,记载了北海名胜及北海历史,皆为乾隆御笔。乾隆是清朝一个颇具文采的皇帝,在他统治期间,进行了长达30年之久的扩建和修葺,兴建了许多新的亭台殿宇,使得北海布局更加协调统一。

在亭子前面,摆放着两块奇特而峻峭的石头,分别树立水波纹石座上,东为昆仑石,西为岳云石,石上刻的字都是乾隆御笔。昆仑,岳云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分别代表三山五岳,在这里则表示名山大川的美景在琼岛被体现,使琼岛更像是一处人间仙境。

昆仑,岳云石后面还有一组由太湖石堆叠而成的楞伽(ln)窟。它建洞两层,内供石雕佛像13尊。洞内绘有精美的壁画。

在石窟的上面有两个小亭子,可以供游客休息和观赏四周景色。

从山洞穿行而过,现在我们来到了正觉殿门前。正觉殿是永安寺的第二重山门。它建于1651年。迎面我门可以看到大肚弥勒佛,在大肚弥勒佛的后面还有一位威武的将军,那就是韦驮。他手中拿着一根金刚杵(ch),用来驱赶妖魔鬼怪。

穿过正觉殿,现在我们来到了永安寺的第二个院落,院落中的正殿称普安殿。

向西是静憩轩,环境优雅,意为得以安静休息之轩。是乾隆皇帝到永安寺拈香时休息读书的地方。穿过静憩轩,我们来到悦心殿,悦心殿即悦目赏心之殿。这组建筑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乾隆皇帝经常在此处理政务和召见官员。殿内梁枋沥粉贴金,华丽异常,正中设置有九龙宝座和鹿端、象驮宝瓶等吉祥之物。上方有“正大光明”匾额。两侧是皇帝休息和读书的地方。

从这里返回,普安殿内供奉的是密宗黄教的佛像。慈祥端座于正中的这位便是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殿前东,西各有一个大铜轮叫转经桶。它来源于西藏,是寺院所特有的。这种转经桶不论大小都藏满了经书,转动一圈就等于将里面所有的经文都念过一遍。您有兴趣不妨试一下。但请大家一定要注意,转经桶的转动是有方向的,一定要顺时针转动。这里是喇嘛诵经为皇帝祭祀祈祷的地方。

穿过普安殿的后门,我们现在就要登上白塔了。见到白塔就要知道白塔的由来:1644年,明朝覆灭,清军入关,建都于京。1651年,为民族和睦,在广寒殿的废址上建藏式白塔,因此这座白塔也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的象征。白塔位于琼岛制高点。塔高36米,全部为砖木结构,由塔基、塔身、宝顶三部分组成。白塔四周有汉白玉石栏环绕,塔基为砖石须弥座,座上为三层圆台,中部塔肚为圆形,最大直径14米,上部称为“相轮”,也称“十三天”,顶部为铜铸镏金华盖,上面有地盘、天盘、日、半月、火焰。在塔身正面是一幅由藏文、动物及花草组成的图案,寓意吉祥。此处俗称“眼光门”,也称为“时轮金刚门”。塔身周围设有306个通风孔,以防塔内木料潮湿糟朽。

白塔前面有一座琉璃小殿,称善因殿。它是一座仿木结构的琉璃建筑。为双重檐,上圆下方,两层殿顶象征天地。精巧华丽。殿内供大威德金刚佛像,据说是北京的保护神。这尊佛像为牛头人身,造型威武凶悍,颇有除恶务尽之概。殿周围四壁上还镶有小琉璃佛像455尊。

善因殿是北海制高点,被誉为京城最佳观景点。站在这,京城美景尽收眼底。向南眺望,的秀丽景色尽收眼底,东南面的故宫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金碧辉煌。向北眺望,我们还可以欣赏到公园北岸的五龙亭。北岸景区

游客朋友们:你们来到了北海最为精美的园中之园——静心斋。

静心斋最初名镜清斋。始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俗称乾隆小花园。这座花园是著名的园林造景专家样式雷设计建造的,是举世闻名的园林精品。园内壮丽的殿宇、幽静的书斋、嶙峋(lnxn)的怪石、开敞的亭子、深邃的古洞和茂盛的古树在这有限的空间内组成了一座美丽的园林。当时还修建了一条从到静心斋的长达1公里的铁路,当年慈禧太后来静心斋游玩时就由太监拉着火车到这里来。这可能是中国第一条铁路。

这里是花园的主要建筑——镜清斋,它得名于四周的水池中象镜子一样的池水。镜清斋正门座北朝南,一明两暗为三大开间,前出廊后出厦,苏州式彩绘,雍容气派。进入大门,院子四周被建筑封闭,隔水相望是镜清斋的正殿。室内设有御座,金玉满堂。乾隆皇帝所题匾额“不为物先”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是道家“无为”的主张。是指他不与万物争先后,顺应形势来成就功业。

这里有清朝的代表性家具,它们看上去闪闪发光是因为上面镶嵌了贝壳。在大殿的两侧各有一个大瓶子叫“百子瓶”,在瓶子的四面分别有一副瓷画,上面描绘有100多个男孩玩耍的情景,它代表皇帝大富大贵,多子多孙。

在镜清斋的后面,“沁泉廊”坐落水中。它位于全园的中心,左有曲桥为径、右有“玉带”相通、后有怪石为屏。在沁泉廊下有一个梯形的滚水坝,水从这里流过象泉水一样,故此得名。水中有金鱼游弋,平添了许多乐趣。

在镜清斋的东面有三重院落,院内奇石点景,绿竹成林,松柏苍劲,四季如春。这正面的三间是皇帝的书房——老子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故取名“抱素书屋”。乾隆皇帝用道教的思想为此书屋命名。他十分喜欢这座按照自己意志建造的园林,经常来此游玩并让皇太子在此读书,现在这里陈设着书案及文房四宝。这里到处是清澈湖面,乾隆皇帝曾以“临池构屋如临镜”的诗句,寓意“以镜子般的池水映照自己的心灵和品格。”他的诗句不仅仅是自我警示,也像后人说明他是一位克己严格、廉洁清明的君王。这是乾隆为“镜清斋”取名的寓意所在。

东屋两间名为“韵琴斋”,因为在当时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瀑布,水流过的声音如抚琴一般,故此得名。坐在韵琴斋内打开南侧山墙的小窗,您可以看到太液池和白塔美丽的景色。这立体的画面被框在小窗之中,给人以“碧(壁)出仙(鲜)境”的感觉,在窗外设“碧鲜亭”。

沿抱素书屋后廊东行,即为焙茶坞,焙茶是指茶农将新鲜茶叶进行烘烤、焙干的过程,这是中国南方特有的风景,这座建筑是根据乾隆皇帝到江南游览所见的情景而建成的。这里是皇帝品茶的地方。

此园处处是精美的画面。这水面上的两座精美小桥,也属别具一格的佳作。一座是东面这座是汉白玉的小玉带桥,两侧还各有一个麒麟,小石桥精雕细刻,玲珑奇特;一座是西面的木栏曲桥,这两个小桥不仅连接了南北交通,还起到了分割水面的作用。在山石顶端的八角小亭是枕峦亭,它象一朵莲花盛开。这一山、一水、一池、一屋都恰到好处地点缀和美化了静心斋的整体环境,这座小园子曾经在1984年英国利物浦国际园林节上获奖。

桥的东侧池边山石层层叠叠,如云如画将罨画轩托起,罨(yn)画轩内的匾额题为“标青”。意思是从罨画轩内平视前方,树梢呈现一片绿色,给人以春意盎然之感。这里有一个对联“一室之中观四海,千秋以上验平生”其含义是皇帝坐在罨画轩里,心中却装着整个国家;眺望浩淼的水面和远处的白塔,面对自己得做为,浮想联翩。意在赞颂皇帝的丰功伟绩是“青史明标”,将万古流芳。

当您走在廊上时会有步移景换的感觉,沿假山上的半壁廊,即可到达叠翠楼。它是全园最高的建筑。是慈禧太后在1885年挪用海军军费修建的。匾额也是慈禧所提,从楼上可以观看四周景色和市井民风。从叠翠楼东侧沿廊而下可进入迷离的山洞。请看这座宏伟的假山,它是静心斋的主要景观,一些山石连接在一起,一些山石排列成曲折的样子,形成了了一个整体。当冬天大雪降下,这些山石就象是片片白云一般。

静心斋浓缩了中国古典园林之精华,在不足一顷之地,建造了辉煌的殿堂、静雅的小室、精巧的叠石、开阔的亭子、小桥、泉瀑、山洞、树木,所有这些都和谐统一,呈现出四季景色。静心斋是一座美丽的园林。同太液池相比,您是否觉得这座小园林更幽静和安详。

篇4:北京北海公园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您们好,欢迎您到北海公园参观游览。

当您走进这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皇家园林,当您仰望美丽的白塔感受着人间仙境般的秀美,急于要走进园中去享受北海山水的时候,我建议您驻足留步,用您几分钟的时间,听我介绍一下北海公园的总体概况,为您的参观游览做一个导游。

北海公园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这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园林开发始于辽会同元年(公元938年),金大定六年至十九年(公元1166-1179年)世宗完颜雍(yng)又在辽初创的基础上建成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离宫—太宁宫。太宁宫沿袭中国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制,即北海和中海是太液池,琼华岛如”蓬莱”,团城为”瀛(yng)洲”,中海犀(x)山台似”方丈”。并将北宋汴京艮(gn)岳御园中的太湖石移置于琼华岛上。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营建大都,将琼华岛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划入皇城,赐名万寿山、太液池。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万寿山、太液池成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称西苑。清朝承袭明代的西苑,乾隆七年至四十四年(公元1742-1779年)对北海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后的规模和格局。

辛亥革命后,1925年北海辟为公园对外开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北海公园的保护极为重视,拨巨资予以修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海是中国历史园林的艺术杰作。全园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39万平方米),主要由琼华岛、东岸、北岸景区组成。

走过由汉白玉雕琢的永安桥、穿过堆云牌楼,您就来到了琼华岛。琼华岛上树木苍郁,殿宇栉(zh)比,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白塔耸立山巅,成为公园的标志。走进永安寺的山门,拾阶而上您可以登上白塔。关于永安寺的壮丽景观我将在您到达时详细介绍。您走下白塔沿岛步行,你可以欣赏到又一些美景。西侧,那里有著名的“阅古楼” 内存有三希堂法帖,它是享誉世界上最著名的书法作品集成。西北面被一组沿湖长廊所环抱,北面山坡上,可见到相传为秦汉时期的文物“铜仙承露盘”;东侧山脚下是琼岛春阴碑,它是老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半月城”亦称般若香台,在东坡依山而建;下面是“般若香台牌楼”,过“陟山桥”折而向北就来到东岸景区。

沿湖建有北京目前历史最悠久的船坞;环湖的垂柳掩映着东岸的著名景点——濠濮间、画舫斋。 濠濮间是一处马蹄形小山围成的水潭,在这座人工建造的皇家园林中现出它独特的野趣。由濠濮间向北就是画舫斋,著名的古树——唐槐就在其中,画舫斋以其宁静、幽雅的园林意境名扬中外。出画舫斋西门就可看到清代“先蚕坛”的大门。从先蚕坛北过桥向西而行就到达北岸景区。

北岸景区从东到西布满景点:东侧有静心斋——人称“乾隆小花园”、大西天景点有西天禅林喇嘛庙建筑群,“华藏界”牌楼、“天王殿”、金丝楠木建成的“大慈真如宝殿” 、九龙壁等建筑;九龙壁西南是“快雪堂”“铁影壁”,再往西您就看到了北海五龙亭、阐(chn)福寺、小西天等众多著名景点。

从小西天极乐世界殿出来向南,可以从北海公园西门出园,也可乘游艇回到琼华岛由南门出园。 北海园林博采众长,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您每到一个景点游览,我都将伴随您,为您做更详尽的讲解。

“琼华岛”是北海的中心景区,四周碧水环绕,树木苍郁,殿宇栉比,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白塔耸立山巅,成为公园的标志。南面有永安桥连接团城。穿过堆云牌楼就是永安寺;永安寺始建于顺治八(1651),初称白塔寺。乾隆六年(1741)改称永安寺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这里是永安寺的山门。根据佛教理论,喇嘛教寺院的第一座殿堂称天王殿。殿内供奉的是东,南,西,北四大天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怀抱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他可以增长人的善根;手拿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他可以保护佛法不受侵犯;手持宝伞的这位是北方的多闻天王,他可以保护人们的财富;这一位是西方的广目天王,他可以以其净眼观察世界。由于这四位天王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中国百姓习惯上称他们为“风,调,雨,顺”。预示着国家的五谷丰登,永安太平。

穿过山门,我们可以看到东面建有钟楼,西面建有鼓楼。过去,每当皇帝来此拜佛,钟鼓齐鸣,香烟缭绕,气象庄严。在钟楼上有一口大钟叫永安钟,如果您有兴趣可以亲自去敲响它。据说这是一口祈求天下太平的宝钟,敲钟三下,一定会给您带来一年的好运。

这个院落的正殿叫法轮殿,是永安寺中最重要的一座大殿。它面阔五间,大殿的屋顶非常好看,为单檐庑(w)顶,屋脊中间是一个琉璃小塔,旁边是二龙戏珠的浮雕。造型精美。龙是中国的象征,据说龙能潜入海底,飞上高空。没有人亲眼见过龙,但是龙的形象被世代相传。

进入大殿,释迦牟尼端坐正中。他是古印度人,出生于公元前565年,是佛教的创始人,在他的两侧是八大菩萨和十八罗汉。这个殿的设计思想很特殊,是根据乾隆皇帝的意愿安排的。释迦牟尼象征着皇帝本人,其他佛像则代表文武百官。

走出法轮殿,迎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台阶。永安寺里一共有三组台阶,它们分别是36,54,72。都是9 的倍数。为什么呢?因为永安寺是一组皇家寺院。

登上36级台阶是龙光紫照牌坊,牌坊代表着皇权至上。龙光紫照牌坊建于1751年,设计精美,为四柱三楼式建筑,绿琉璃瓦覆顶。正面额曰“龙光”背面为“紫照”,为木质阳文,是牌坊中等级较高的,也是中国古建筑的典范。

在牌坊两侧东面是引胜亭,西面是涤蔼亭,每个亭内各立有石碑一块,分别刻有“白塔山总记”和“塔山四面记”,碑文分别采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雕刻,记载了北海名胜及北海历史,皆为乾隆御笔。乾隆是清朝一个颇具文采的皇帝,在他统治期间,进行了长达30年之久的扩建和修葺,兴建了许多新的亭台殿宇,使得北海布局更加协调统一。

在亭子前面,摆放着两块奇特而峻峭的石头,分别树立水波纹石座上,东为昆仑石,西为岳云石,石上刻的字都是乾隆御笔。昆仑,岳云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分别代表三山五岳,在这里则表示名山大川的美景在琼岛被体现,使琼岛更像是一处人间仙境。

昆仑,岳云石后面还有一组由太湖石堆叠而成的楞伽(ln )窟。它建洞两层,内供石雕佛像13尊。洞内绘有精美的壁画。

在石窟的上面有两个小亭子,可以供游客休息和观赏四周景色。

从山洞穿行而过,现在我们来到了正觉殿门前。正觉殿是永安寺的第二重山门。它建于1651年。迎面我门可以看到大肚弥勒佛,在大肚弥勒佛的后面还有一位威武的将军,那就是韦驮。他手中拿着一根金刚杵(ch),用来驱赶妖魔鬼怪。

穿过正觉殿,现在我们来到了永安寺的第二个院落,院落中的正殿称普安殿。

向西是静憩轩,环境优雅,意为得以安静休息之轩。是乾隆皇帝到永安寺拈香时休息读书的地方。 穿过静憩轩,我们来到悦心殿,悦心殿即悦目赏心之殿。这组建筑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乾隆皇帝经常在此处理政务和召见官员。殿内梁枋沥粉贴金,华丽异常,正中设置有九龙宝座和鹿端、象驮宝瓶等吉祥之物。上方有“正大光明”匾额。两侧是皇帝休息和读书的地方。

从这里返回,普安殿内供奉的是密宗黄教的佛像。慈祥端座于正中的这位便是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 殿前东,西各有一个大铜轮叫转经桶。它来源于西藏,是喇嘛教寺院所特有的。这种转经桶不论大小都藏满了经书,转动一圈就等于将里面所有的经文都念过一遍。您有兴趣不妨试一下。但请大家一定要注意,转经桶的转动是有方向的,一定要顺时针转动。这里是喇嘛诵经为皇帝祭祀祈祷的地方。

穿过普安殿的后门,我们现在就要登上白塔了。见到白塔就要知道白塔的由来:1644年,明朝覆灭,清军入关,建都于京。1651年,为民族和睦,在广寒殿的废址上建藏式白塔,因此这座白塔也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的象征。白塔位于琼岛制高点。塔高36米,全部为砖木结构,由塔基、塔身、宝顶三部分组成。白塔四周有汉白玉石栏环绕,塔基为砖石须弥座,座上为三层圆台,中部塔肚为圆形,最大直径14

米,上部称为“相轮”,也称“十三天”,顶部为铜铸镏金华盖,上面有地盘、天盘、日、半月、火焰。在塔身正面是一幅由藏文、动物及花草组成的图案,寓意吉祥。此处俗称“眼光门”,也称为“时轮金刚门”。塔身周围设有306个通风孔,以防塔内木料潮湿糟朽。

白塔前面有一座琉璃小殿,称善因殿。它是一座仿木结构的琉璃建筑。为双重檐,上圆下方,两层殿顶象征天地。精巧华丽。殿内供大威德金刚佛像,据说是北京的保护神。这尊佛像为牛头人身,造型威武凶悍,颇有除恶务尽之概。殿周围四壁上还镶有小琉璃佛像455尊。

善因殿是北海制高点,被誉为京城最佳观景点。站在这,京城美景尽收眼底。向南眺望,中南海的秀丽景色尽收眼底,东南面的故宫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金碧辉煌。向北眺望,我们还可以欣赏到公园北岸的五龙亭。 北岸景区

游客朋友们:你们来到了北海最为精美的园中之园——静心斋。

静心斋最初名镜清斋。始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俗称乾隆小花园。这座花园是著名的园林造景专家样式雷设计建造的,是举世闻名的园林精品。园内壮丽的殿宇、幽静的书斋、嶙峋(ln xn)的怪石、开敞的亭子、深邃的古洞和茂盛的古树在这有限的空间内组成了一座美丽的园林。当时还修建了一条从中南海到静心斋的长达1公里的铁路,当年慈禧太后来静心斋游玩时就由太监拉着火车到这里来。这可能是中国第一条铁路。

这里是花园的主要建筑——镜清斋,它得名于四周的水池中象镜子一样的池水。镜清斋正门座北朝南,一明两暗为三大开间,前出廊后出厦,苏州式彩绘,雍容气派。进入大门,院子四周被建筑封闭,隔水相望是镜清斋的正殿。室内设有御座,金玉满堂。乾隆皇帝所题匾额“不为物先”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是道家“无为”的主张。是指他不与万物争先后,顺应形势来成就功业。

这里有清朝的代表性家具,它们看上去闪闪发光是因为上面镶嵌了贝壳。在大殿的两侧各有一个大瓶子叫“百子瓶”,在瓶子的四面分别有一副瓷画,上面描绘有100多个男孩玩耍的情景,它代表皇帝大富大贵,多子多孙。

在镜清斋的后面,“沁泉廊”坐落水中。它位于全园的中心,左有曲桥为径、右有“玉带”相通、后有怪石为屏。在沁泉廊下有一个梯形的滚水坝,水从这里流过象泉水一样,故此得名。水中有金鱼游弋,平添了许多乐趣。

在镜清斋的东面有三重院落,院内奇石点景,绿竹成林,松柏苍劲,四季如春。这正面的三间是皇帝的书房——老子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故取名“抱素书屋”。乾隆皇帝用道教的思想为此书屋命名。他十分喜欢这座按照自己意志建造的园林,经常来此游玩并让皇太子在此读书,现在这里陈设着书案及文房四宝。这里到处是清澈湖面,乾隆皇帝曾以“临池构屋如临镜”的诗句,寓意“以镜子般的池水映照自己的心灵和品格。”他的诗句不仅仅是自我警示,也像后人说明他是一位克己严格、廉洁清明的君王。这是乾隆为“镜清斋”取名的寓意所在。

东屋两间名为“韵琴斋”,因为在当时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瀑布,水流过的声音如抚琴一般,故此得名。坐在韵琴斋内打开南侧山墙的小窗,您可以看到太液池和白塔美丽的景色。这立体的画面被框在小窗之中,给人以“碧(壁)出仙(鲜)境”的感觉,在窗外设“碧鲜亭”。

沿抱素书屋后廊东行,即为焙茶坞,焙茶是指茶农将新鲜茶叶进行烘烤、焙干的过程,这是中国南方特有的风景,这座建筑是根据乾隆皇帝到江南游览所见的情景而建成的。这里是皇帝品茶的地方。

此园处处是精美的画面。这水面上的两座精美小桥,也属别具一格的佳作。一座是东面这座是汉白玉的小玉带桥,两侧还各有一个麒麟,小石桥精雕细刻,玲珑奇特;一座是西面的木栏曲桥,这两个小桥不仅连接了南北交通,还起到了分割水面的作用。在山石顶端的八角小亭是枕峦亭,它象一朵莲花盛开。这一山、一水、一池、一屋都恰到好处地点缀和美化了静心斋的整体环境,这座小园子曾经在1984年英国利物浦国际园林节上获奖。

桥的东侧池边山石层层叠叠,如云如画将罨画轩托起,罨(yn)画轩内的匾额题为“标青”。意思是从罨画轩内平视前方,树梢呈现一片绿色,给人以春意盎然之感。这里有一个对联“一室之中观四海,千秋以上验平生”其含义是皇帝坐在罨画轩里,心中却装着整个国家;眺望浩淼的水面和远处的白塔,面对自己得做为,浮想联翩。意在赞颂皇帝的丰功伟绩是“青史明标”,将万古流芳。

当您走在廊上时会有步移景换的感觉,沿假山上的半壁廊,即可到达叠翠楼。它是全园最高的建筑。是慈禧太后在1885年挪用海军军费修建的。匾额也是慈禧所提,从楼上可以观看四周景色和市井民风。 从叠翠楼东侧沿廊而下可进入迷离的山洞。请看这座宏伟的假山,它是静心斋的主要景观,一些山石连接在一起,一些山石排列成曲折的样子,形成了了一个整体。当冬天大雪降下,这些山石就象是片片白云一般。

静心斋浓缩了中国古典园林之精华,在不足一顷之地,建造了辉煌的殿堂、静雅的小室、精巧的叠石、开阔的亭子、小桥、泉瀑、山洞、树木,所有这些都和谐统一,呈现出四季景色。静心斋是一座美丽的园林。同太液池相比,您是否觉得这座小园林更幽静和安详。

篇5:北京北海的导游词精选

游客朋友们:

您们好,欢迎您到北海公园参观游览。

当您走进这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皇家园林,当您仰望美丽的白塔感受着人间仙境般的秀美,急于要走进园中去享受北海山水的时候,我建议您驻足留步,用您几分钟的时间,听我介绍一下北海公园的总体概况,为您的参观游览做一个导游。

北海公园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这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园林开发始于辽会同元年(公元938年),金大定六年至十九年(公元1166——1179年)世宗完颜雍又在辽初创的基础上建成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离宫—太宁宫。太宁宫沿袭中国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制,即北海和中海是太液池,琼华岛如”蓬莱”,团城为”瀛洲”,中海犀山台似”方丈”。并将北宋汴京艮岳御园中的太湖石移置于琼华岛上。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营建大都,将琼华岛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划入皇城,赐名万寿山、太液池。永乐十八年(公元14)明朝正式迁都北京,万寿山、太液池成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称西苑。清朝承袭明代的西苑,乾隆七年至四十四年(公元1742—1779年)对北海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后的规模和格局。

辛亥革命后,1925年北海辟为公园对外开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北海公园的保护极为重视,拨巨资予以修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海是中国历史园林的艺术杰作。全园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39万平方米),主要由琼华岛、东岸、北岸景区组成。

走过由汉白玉雕琢的永安桥、穿过堆云牌楼,您就来到了琼华岛。琼华岛上树木苍郁,殿宇栉(zh)比,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白塔耸立山巅,成为公园的标志。走进永安寺的山门,拾阶而上您可以登上白塔。关于永安寺的壮丽景观我将在您到达时详细介绍。您走下白塔沿岛步行,你可以欣赏到又一些美景。西侧,那里有著名的“阅古楼” 内存有三希堂法帖,它是享誉世界上最著名的书法作品集成。西北面被一组沿湖长廊所环抱,北面山坡上,可见到相传为秦汉时期的文物“铜仙承露盘”;东侧山脚下是琼岛春阴碑,它是老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半月城”亦称般若香台,在东坡依山而建;下面是“般若香台牌楼”,过“陟山桥”折而向北就来到东岸景区。

沿湖建有北京目前历史最悠久的船坞;环湖的垂柳掩映着东岸的著名景点——濠濮间、画舫斋。

濠濮间是一处马蹄形小山围成的水潭,在这座人工建造的皇家园林中现出它独特的野趣。由濠濮间向北就是画舫斋,著名的古树——唐槐就在其中,画舫斋以其宁静、幽雅的园林意境名扬中外。出画舫斋西门就可看到清代“先蚕坛”的大门。从先蚕坛北过桥向西而行就到达北岸景区。

北岸景区从东到西布满景点:东侧有静心斋——人称“乾隆小花园”、大西天景点有西天禅林建筑群,“华藏界”牌楼、“天王殿”、金丝楠木建成的“大慈真如宝殿” 、九龙壁等建筑;九龙壁西南是“快雪堂”“铁影壁”,再往西您就看到了北海五龙亭、阐福寺、小西天等众多著名景点。

从小西天极乐世界殿出来向南,可以从北海公园西门出园,也可乘游艇回到琼华岛由南门出园。

“琼华岛”是北海的中心景区,四周碧水环绕,树木苍郁,殿宇栉比,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白塔耸立山巅,成为公园的标志。南面有永安桥连接团城。穿过堆云牌楼就是永安寺;永安寺始建于顺治八(1651),初称白塔寺。乾隆六年(1741)改称永安寺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这里是永安寺的山门。根据佛教理论。殿内供奉的是东,南,西,北四大天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怀抱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他可以增长人的善根;手拿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他可以保护佛法不受侵犯;手持宝伞的这位是北方的多闻天王,他可以保护人们的财富;这一位是西方的广目天王,他可以以其净眼观察世界。由于这四位天王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中国百姓习惯上称他们为“风,调,雨,顺”。预示着国家的五谷丰登,永安太平。

穿过山门,我们可以看到东面建有钟楼,西面建有鼓楼。过去,每当皇帝来此拜佛,钟鼓齐鸣,香烟缭绕,气象庄严。在钟楼上有一口大钟叫永安钟,如果您有兴趣可以亲自去敲响它。据说这是一口祈求天下太平的宝钟,敲钟三下,一定会给您带来一年的好运。这个院落的正殿叫法轮殿,是永安寺中最重要的一座大殿。它面阔五间,大殿的屋顶非常好看,为单檐庑顶,屋脊中间是一个琉璃小塔,旁边是二龙戏珠的浮雕。造型精美。龙是中国的象征,据说龙能潜入海底,飞上高空。没有人亲眼见过龙,但是龙的形象被世代相传。

进入大殿,释迦牟尼端坐正中。他是古印度人,出生于公元前565年,是佛教的创始人,在他的两侧是八大菩萨和十八罗汉。这个殿的设计思想很特殊,是根据乾隆皇帝的意愿安排的。释迦牟尼象征着皇帝本人,其他佛像则代表文武百官。

走出法轮殿,迎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台阶。永安寺里一共有三组台阶,它们分别是36,54,72。都是9 的倍数。为什么呢?因为永安寺是一组皇家寺院。

登上36级台阶是龙光紫照牌坊,牌坊代表着皇权至上。龙光紫照牌坊建于1751年,设计精美,为四柱三楼式建筑,绿琉璃瓦覆顶。正面额曰“龙光”背面为“紫照”,为木质阳文,是牌坊中等级较高的,也是中国古建筑的典范。

在牌坊两侧东面是引胜亭,西面是涤蔼亭,每个亭内各立有石碑一块,分别刻有“白塔山总记”和“塔山四面记”,碑文分别采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雕刻,记载了北海名胜及北海历史,皆为乾隆御笔。乾隆是清朝一个颇具文采的皇帝,在他统治期间,进行了长达30年之久的扩建和修葺,兴建了许多新的亭台殿宇,使得北海布局更加协调统一。

在亭子前面,摆放着两块奇特而峻峭的石头,分别树立水波纹石座上,东为昆仑石,西为岳云石,石上刻的字都是乾隆御笔。昆仑,岳云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分别代表三山五岳,在这里则表示名山大川的美景在琼岛被体现,使琼岛更像是一处人间仙境。

昆仑,岳云石后面还有一组由太湖石堆叠而成的楞伽窟。它建洞两层,内供石雕佛像13尊。洞内绘有精美的壁画。

在石窟的上面有两个小亭子,可以供游客休息和观赏四周景色。

从山洞穿行而过,现在我们来到了正觉殿门前。正觉殿是永安寺的第二重山门。它建于1651年。迎面我门可以看到大肚弥勒佛,在大肚弥勒佛的后面还有一位威武的将军,那就是韦驮。他手中拿着一根金刚杵,用来驱赶妖魔鬼怪。

穿过正觉殿,现在我们来到了永安寺的第二个院落,院落中的正殿称普安殿。

向西是静憩轩,环境优雅,意为得以安静休息之轩。是乾隆皇帝到永安寺拈香时休息读书的地方。

穿过静憩轩,我们来到悦心殿,悦心殿即悦目赏心之殿。这组建筑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乾隆皇帝经常在此处理政务和召见官员。殿内梁枋沥粉贴金,华丽异常,正中设置有九龙宝座和鹿端、象驮宝瓶等吉祥之物。上方有“正大光明”匾额。两侧是皇帝休息和读书的地方。

从这里返回,普安殿内供奉的是密宗黄教的佛像。慈祥端座于正中的这位便是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 殿前东,西各有一个大铜轮叫转经桶。它来源于西藏。这种转经桶不论大小都藏满了经书,转动一圈就等于将里面所有的经文都念过一遍。

您有兴趣不妨试一下。但请大家一定要注意,转经桶的转动是有方向的,一定要顺时针转动。

穿过普安殿的后门,我们现在就要登上白塔了。见到白塔就要知道白塔的由来:1644年,明朝覆灭,清军入关,建都于京。1651年,为民族和睦,在广寒殿的废址上建藏式白塔,因此这座白塔也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的象征。白塔位于琼岛制高点。塔高36米,全部为砖木结构,由塔基、塔身、宝顶三部分组成。白塔四周有汉白玉石栏环绕,塔基为砖石须弥座,座上为三层圆台,中部塔肚为圆形,最大直径14

米,上部称为“相轮”,也称“十三天”,顶部为铜铸镏金华盖,上面有地盘、天盘、日、半月、火焰。在塔身正面是一幅由藏文、动物及花草组成的图案,寓意吉祥。此处俗称“眼光门”,也称为“时轮金刚门”。塔身周围设有306个通风孔,以防塔内木料潮湿糟朽。白塔前面有一座琉璃小殿,称善因殿。它是一座仿木结构的琉璃建筑。为双重檐,上圆下方,两层殿顶象征天地。精巧华丽。殿内供大威德金刚佛像,据说是北京的保护神。这尊佛像为牛头人身,造型威武凶悍,颇有除恶务尽之概。殿周围四壁上还镶有小琉璃佛像455尊。

善因殿是北海制高点,被誉为京城最佳观景点。站在这,京城美景尽收眼底。向南眺望,中南海的秀丽景色尽收眼底,东南面的故宫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金碧辉煌。向北眺望,我们还可以欣赏到公园北岸的五龙亭。

游客朋友们,你们来到了北海最为精美的园中之园——静心斋。

静心斋最初名镜清斋。始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俗称乾隆小花园。这座花园是著名的园林造景专家样式雷设计建造的,是举世闻名的园林精品。园内壮丽的殿宇、幽静的书斋、嶙峋的怪石、开敞的亭子、深邃的古洞和茂盛的古树在这有限的空间内组成了一座美丽的园林。当时还修建了一条从中南海到静心斋的长达1公里的铁路,当年慈禧太后来静心斋游玩时就由太监拉着火车到这里来。这可能是中国第一条铁路。

这里是花园的主要建筑——镜清斋,它得名于四周的水池中象镜子一样的池水。镜清斋正门座北朝南,一明两暗为三大开间,前出廊后出厦,苏州式彩绘,雍容气派。进入大门,院子四周被建筑封闭,隔水相望是镜清斋的正殿。室内设有御座,金玉满堂。乾隆皇帝所题匾额“不为物先”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是道家“无为”的主张。是指他不与万物争先后,顺应形势来成就功业。

这里有清朝的代表性家具,它们看上去闪闪发光是因为上面镶嵌了贝壳。在大殿的两侧各有一个大瓶子叫“百子瓶”,在瓶子的四面分别有一副瓷画,上面描绘有100多个男孩玩耍的情景,它代表皇帝大富大贵,多子多孙。

在镜清斋的后面,“沁泉廊”坐落水中。它位于全园的中心,左有曲桥为径、右有“玉带”相通、后有怪石为屏。在沁泉廊下有一个梯形的滚水坝,水从这里流过象泉水一样,故此得名。水中有金鱼游弋,平添了许多乐趣。

在镜清斋的东面有三重院落,院内奇石点景,绿竹成林,松柏苍劲,四季如春。这正面的三间是皇帝的书房——老子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故取名“抱素书屋”。乾隆皇帝用道教的思想为此书屋命名。他十分喜欢这座按照自己意志建造的园林,经常来此游玩并让皇太子在此读书,现在这里陈设着书案及文房四宝。这里到处是清澈湖面,乾隆皇帝曾以“临池构屋如临镜”的诗句,寓意“以镜子般的池水映照自己的心灵和品格。”他的诗句不仅仅是自我警示,也像后人说明他是一位克己严格、廉洁清明的君王。这是乾隆为“镜清斋”取名的寓意所在。

东屋两间名为“韵琴斋”,因为在当时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瀑布,水流过的声音如抚琴一般,故此得名。坐在韵琴斋内打开南侧山墙的小窗,您可以看到太液池和白塔美丽的景色。这立体的画面被框在小窗之中,给人以“碧(壁)出仙(鲜)境”的感觉,在窗外设“碧鲜亭”。沿抱素书屋后廊东行,即为焙茶坞,焙茶是指茶农将新鲜茶叶进行烘烤、焙干的过程,这是中国南方特有的风景,这座建筑是根据乾隆皇帝到江南游览所见的情景而建成的。这里是皇帝品茶的地方。

此园处处是精美的画面。这水面上的两座精美小桥,也属别具一格的佳作。一座是东面这座是汉白玉的小玉带桥,两侧还各有一个麒麟,小石桥精雕细刻,玲珑奇特;一座是西面的木栏曲桥,这两个小桥不仅连接了南北交通,还起到了分割水面的作用。在山石顶端的八角小亭是枕峦亭,它象一朵莲花盛开。这一山、一水、一池、一屋都恰到好处地点缀和美化了静心斋的整体环境,这座小园子曾经在1984年英国利物浦国际园林节上获奖。

桥的东侧池边山石层层叠叠,如云如画将罨画轩托起,罨(yn)画轩内的匾额题为“标青”。意思是从罨画轩内平视前方,树梢呈现一片绿色,给人以春意盎然之感。这里有一个对联“一室之中观四海,千秋以上验平生”其含义是皇帝坐在罨画轩里,心中却装着整个国家;眺望浩淼的水面和远处的白塔,面对自己得做为,浮想联翩。意在赞颂皇帝的丰功伟绩是“青史明标”,将万古流芳。

当您走在廊上时会有步移景换的感觉,沿假山上的半壁廊,即可到达叠翠楼。它是全园最高的建筑。是慈禧太后在1885年挪用海军军费修建的。匾额也是慈禧所提,从楼上可以观看四周景色和市井民风。 从叠翠楼东侧沿廊而下可进入迷离的山洞。请看这座宏伟的假山,它是静心斋的主要景观,一些山石连接在一起,一些山石排列成曲折的样子,形成了了一个整体。当冬天大雪降下,这些山石就象是片片白云一般。

静心斋浓缩了中国古典园林之精华,在不足一顷之地,建造了辉煌的殿堂、静雅的小室、精巧的叠石、开阔的亭子、小桥、泉瀑、山洞、树木,所有这些都和谐统一,呈现出四季景色。静心斋是一座美丽的园林。同太液池相比,您是否觉得这座小园林更幽静和安详。

篇6:北京北海的导游词精选

游客朋友们:

您们好,欢迎您到北海公园参观游览。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的中心,是我园现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北海园林的开发始于辽代,金代又在辽代初创的基础上于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规模宏伟的太宁宫。太宁宫沿袭我国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制,并将北宋汴京艮岳御园中的太湖石移置于琼华岛上。

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宁宫琼华岛为中心营建大都,琼华岛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划入皇城,赐名万寿山、太液池。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万寿山、太液池成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称西苑。明代向南开拓水面,形成三海的格局。清朝承袭明代的西苑,乾隆时期对北海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后的规模和格局。辛亥革命后,1925年北海辟为公园对外开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北海公园的保护极为重视,拨巨资予以修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处古代帝王宫苑。素有人间“仙山琼阁”之美誉这里原是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的皇家“离宫御苑 明、清两代,北海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清乾隆年间大规模扩建,现存建筑多为那时所建,基本上已是现在的格局了。北海全区可分为琼华岛、团城、北海东岸与北岸四个部分琼华岛是全园的中心,岛上建筑、造景繁复多变,堪称北海胜景东部以佛教建筑为主,永安寺、正觉殿、白塔,自下而上,高低错落,其中尤以高耸入云的白塔最为醒目;西部以悦心殿、庆霄楼等系列建筑为主,另有阅古楼、漪澜堂、双虹榭和许多假山隧洞、回廊、曲径等建筑。

北海公园的面积为68公顷,其中水面约占39公顷总观北海全园的建筑布局,以白塔为中心,以琼华岛为主体的四面景观。山顶耸立的白塔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内藏有喇嘛经卷和衣钵等四周殿阁相连,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湖东岸、北岸有几处庭院、寺庙建筑湖边的五龙亭似飘若动,构成了北海的又一独特景致。位于北岸的九龙壁更是气势磅礴,为中国仅有的三个九龙壁之一园中的“仿膳饭庄”以经营清宫风味菜肴著称。

篇7:北京北海公园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您们好,欢迎您到北海公园参观游览。

当您走进这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皇家园林,当您仰望美丽的白塔感受着人间仙境般的秀美,急于要走进园中去享受北海山水的时候,我建议您驻足留步,用您几分钟的时间,听我介绍一下北海公园的总体概况,为您的参观游览做一个导游。

北海公园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这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园林开发始于辽会同元年(公元938年),金大定六年至十九年(公元1166-1179年)世宗完颜雍(yng)又在辽初创的基础上建成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离宫—太宁宫。太宁宫沿袭中国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制,即北海和中海是太液池,琼华岛如”蓬莱”,团城为”瀛(yng)洲”,中海犀(x)山台似”方丈”。并将北宋汴京艮(gn)岳御园中的太湖石移置于琼华岛上。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营建大都,将琼华岛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划入皇城,赐名万寿山、太液池。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_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万寿山、太液池成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称西苑。清朝承袭明代的西苑,乾隆七年至四十四年(公元1742-1779年)对北海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后的规模和格局。

辛亥革命后,1920_年北海辟为公园对外开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北海公园的保护极为重视,拨巨资予以修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海是中国历史园林的艺术杰作。全园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39万平方米),主要由琼华岛、东岸、北岸景区组成。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2979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