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机制是什么 脊髓休克常见于什么病

 魔术铺   2023-05-26 15:20:02   1 人阅读  0 条评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脊髓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机制是什么,以及脊髓休克常见于什么病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什么是脊髓震荡与脊髓休克?

脊髓震荡(concussion of spinal cord)是脊髓损伤中最轻的一种,是诊断名称,与脑震荡的含义相同。

第一类:脊髓休克。脊髓休克又称脊髓震荡,损伤后脊髓有暂时性功能抑制,呈弛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可为不完全性,常在数小时或数日内逐渐恢复,最后可完全恢复。第二类: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指移位骨折、椎间盘和韧带等造成脊髓的挤压、挫裂伤。若为脊髓完全横断性损伤,损伤部位以下躯干和肢体的运动、感觉和反射完全消失,大小便失禁。脊髓休克期过后,逐渐转变为痉挛性麻痹。

脊髓休克也称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时,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称为脊髓休克。这种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的动物称为脊动物。

脊髓休克与脊髓震荡有许多区别,中国骨与关节研究所专家介绍,脊髓休克又称脊休克(spinalshock),1841年由Hall首先描述,系指脊髓部分或完全离断后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的暂时性完全丧失或大部分丧失。

何谓脊休克?试述其发生机制。

1、称为脊休克。脊休克主要表现有:离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低或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不出现,粪尿积聚等。脊休克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高级中枢的调节作用所致。

2、②恢复的快慢与反射弧的复杂程度有关:简单的反射先恢复(如屈反射、腱反射等);复杂的反射后恢复(如对侧伸反射等)。③人类发生脊休克恢复后,排便排尿反射由原先的潴留变为失禁。

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脊髓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是因为脊髓肿瘤髓外髓内髓外硬膜内的不同部位肿瘤压迫而造成的损伤。可以是一侧的脊髓半切综合症出现的交叉的麻木和深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还有给水的缺血缺氧也叫脊髓血管病变,也会造成脊髓损伤。

内因如脊髓炎、脊髓肿瘤或脊髓其它方面压迫导致脊髓损伤,出现相应病理或功能性改变。

血管性因素 脊髓由于缺血疾病或持续出血,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而导致。医源性因素 通常由于在手术过程中操作失误或处理不当而导致。

脊髓损伤的症状都有哪些?

1、(1)中央性脊髓损伤综合征 这是最常见的不全损伤,症状特点为:上肢与下肢的瘫痪程度不一,上肢重下肢轻,或者单有上肢损伤。在损伤节段平面以下,可有感觉过敏或感觉减退;也可能人触觉障碍及深感觉障碍。有的出现膀胱功能障碍。

2、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四肢瘫,上肢重于下肢,没有感觉分离。脊髓半切综合征 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

3、脊髓损伤的症状:感觉障碍 脊髓完全损伤者受损平面以下各种感觉均丧失,部分损伤者则视受损程度不同而保留部分感觉。

4、脊柱损伤的症状主要是取决于患者的伤情,主要有以下几点:如果脊柱只是出现比较轻微的附件损伤,比如横突骨折或棘突的骨折,这时一般表现为腰背部的疼痛,活动受限,但是没有神经功能的障碍。

5、典型症状 运动障碍:由于颈段脊髓损伤,四肢功能均可出现问题,表现为四肢瘫痪,胸段、腰段或骶尾段损伤,瘫痪部位多在下肢。感觉障碍:损伤平面以下的躯干、四肢均出现感觉异常或减退。疼痛:较多患者出现描述不明确的疼痛。

6、不同平面的脊髓损伤,临床表现也不同。常会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损伤部位疼痛,骨折部位椎体、棘突压痛及局部肿胀,严重骨折或脱位后伴后突畸形,最终导致截瘫或四肢瘫痪。

关于脊髓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机制是什么和脊髓休克常见于什么病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2728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