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的历史发展过程

 魔术铺   2023-05-07 12:13:04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剪纸的历史发展过程

剪纸的历史和由来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民间很多传统艺术也保留了一些,比如说剪纸,国画,皮影等。而说到剪纸这个艺术,相信大家都很好奇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剪纸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来源。其实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剪纸这一个东西,在西汉纸张发明之前,是没有剪纸的,但是当时人类已经学会用树叶或者是皮革,以及在丝绸上面,雕刻和剪成花纹样子,所以这也是剪纸的雏形,而到了唐朝时期,当时的剪纸就开始处于发展状态,杜甫的诗词当中就已经出现了剪纸这个民间艺术。

如今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当中就保存了唐代时期的剪纸,可以看得出在唐朝时期,我国的剪纸艺术水平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无论是画面还是形状,都设计的比较完整。而到了宋朝时期,造纸业就开始渐渐成熟起来了,当时的纸张种类比较多,也给剪纸这一项艺术活动普及带来了足够的条件。

窗花就是在宋朝时期出现的,并且宋朝时期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也开始渐渐扩大起来,像江西的很多陶瓷,也是根据剪纸做成了陶瓷外表的花样,让陶瓷品的花纹看上去更为精美。在明清时期,剪纸艺术更是处于巅峰期,当时的民间剪纸艺术运用的范围也比之前更广泛了,无论是灯彩上面的花式还是扇子上面的花式都会用上剪纸做成装饰品,民间也是家家都会贴上剪纸。

剪纸的历史 剪纸的历史是什么1、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6世纪),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的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撤,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而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团花剪纸。这几幅剪纸,采用重复折叠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挡的处理手法。

3、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彭衙行》诗中有“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均可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

4、南宋时期,已经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行业艺人。据宋人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此时杭州的“小经济”多达上百种。其中就专门有“剪镞花样”者,有的善剪“诸家书字”,有的专剪“诸色花样”。

5、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 [9] 。而更多的是中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

6、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先进知识分子蔡元培、鲁迅、刘半农、周作人等倡导下,建立了中国民俗学的雏形。他们广泛收集民间文学资料,同时也努力收集民间美术作品,其中就有民间剪纸这一项。30年代,艺术家陈志农在北京开始了民间剪纸的研究与创作。他用速写和剪影的形式描绘了老北京大量的风俗民情,串街小贩、作坊工匠、食摊茶挑、集市庙会、市井闲人等。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2675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