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举高高危害(婴儿摇晃症候群)

 魔术铺   2023-01-08 23:58:02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本文为木莲妈妈原创作品,图片为木莲妈妈原创插画,欢迎个人评论分享收藏。

近日,亲戚家五个月的宝宝被送进了医院,细细打听才知道,是婆婆哄孩子时摇晃得太用力,没有护好宝宝的头部,导致婴儿“摇晃症候群”发作。

“婴儿摇晃症候群”多是这个动作造成,家长要注意,别存侥幸心理

值得庆幸的是,症状不算太严重,并且就医及时,小宝宝无大碍。

婆婆日常带娃,常做的这个动作,造成宝宝出现“婴儿摇晃症候群”。

宝妈后来说,在发现孩子不愿意吃奶,并且哭声异样时,就已经觉得不对了。宝宝平常一直都很乖,看到宝宝突然哭闹不止又找不到原因,奶瓶送到嘴边也不肯吃,当时就想带宝宝去医院。

偏偏婆婆还在旁边说没事,说再抱着哄哄就好了,干嘛非要去医院花那冤枉钱。幸好,宝妈仔细观察了宝宝的情况,坚定的拿起钱包带着宝宝动身去医院。

“婴儿摇晃症候群”多是这个动作造成,家长要注意,别存侥幸心理。

路上,很少吐奶的宝宝多次吐奶,难受的样子让宝宝妈妈整颗心都揪着,加上一旁的婆婆还在说宝宝只是晕车,吐个奶很正常,不用花那个冤枉钱去医院,气得宝妈一路都不想看婆婆。

当宝妈听到医生说出婴儿摇晃症候群时,又惊又气,毕竟,谁也没想到摇晃也会对孩子产生这么坏的影响,谁也没想到,婆婆哄孩子的方式,竟然会导致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发作。

什么是婴儿摇晃症候群

婴儿摇晃症候群,是在婴儿被以不正当的方式摇晃过于剧烈,或经过长时间多次的快速摇晃后造成的脑部伤害,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婴儿死亡。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临床病例多发于0-4岁婴幼儿,但中国目前最易发生婴儿摇晃症候群的是0-8个月的婴儿。

为什么?孩子骨头没长好。

而且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中,大部分人都喜欢用摇晃的方式哄孩子,一不小心,可能力道就大到宝宝难以承受。并且很多家长还会认为宝宝吐奶、嗜睡是正常的。

哪怕自家宝宝以前吐奶次数少,只要不是发展到严重的抽搐、昏迷等等,大多不会引起家长的警惕,这也直接导致送医不及时,婴儿摇晃症候群的悲剧出现。

“婴儿摇晃症候群”多是这个动作造成,家长要注意,别存侥幸心理

对婴儿摇晃症候群缺乏了解,是目前婴儿摇晃症候群产生的大部分原因。

婴儿摇晃症候群发作时,大多会有这些症状:

一、表面

哭闹不止、食欲不振、频繁呕吐、嗜睡等这些症状是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基础表现,很多家长在这时不会重视,如宝宝的奶奶,甚至认为孩子只是小问题,不需要就医。

然而当宝宝出现浑身抽搐、彻底失去意识(即陷入昏迷状态)等症状时,还不及时就医,宝宝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就算能够保住宝宝的性命,“婴儿摇晃症候群”很可能会对神经系统留下严重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往往难以医治。

二、脑内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猴脑的传闻,看过猴脑剖开的图片,而人脑,与猴脑的构造是极为相似的。猴的脑内组织像豆腐一样,而人脑,也如同豆腐一般脆弱不堪,这也是为什么成年人撞到头后出现昏迷,脑部CT基本是必查项。

婴儿的脑部发育更是不完全,但婴儿出生时的脑袋重量却已经达到了成人的二分之一,脑内的血管、各种组织都未得到很好的固定,剧烈的晃动很容易会让婴儿的脑组织被移动。

这个移动就不是挪回去那么简单,那很可能会引发婴儿的脑内出血,甚至婴儿的眼球也会因为剧烈的摇晃造成视网膜出血。

而脑内出血,就是婴儿症候群发作需要及时就医的原因之一,对神经系统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大部分原因也是脑内出血。

单纯的了解症状只能让宝爸宝妈们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及时就医,将危害最小化,并不能避免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发作,做好预防才能真正的让宝宝摆脱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危害。

尽管大部分婴儿摇晃症候群发生在宝宝受到家暴或虐待后,但在与宝宝游戏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保护宝宝的颈部,或安抚宝宝时摇晃过度,可能也会导致婴儿摇晃症候群发作。

“婴儿摇晃症候群”多是这个动作造成,家长要注意,别存侥幸心理

这些方面家长需要注意,帮助宝宝远离儿摇晃症候群。

“四不一护”

一、不剧烈摇晃

很多家长在安抚宝宝时下意识的会摇晃,如宝宝的奶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力度过大,或摇晃得过于剧烈,小宝宝脆弱的脑部会很容易受到伤害,很可能就会导致婴儿摇晃症候群发作。

安抚宝宝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就要剧烈的摇晃,何况剧烈的摇晃并不一定能够安抚好宝宝。

二、不抛接宝宝

很多人逗宝宝时喜欢将宝宝举高高,然后抛起,接住,虽然大多数宝宝对这样的游戏会感到兴奋,大笑出声,但是这样的动作其实是很危险的。

宝宝在被抛接的过程中属于完全脱离控制的情况,会让宝宝脆弱的脖子得不到保护,从而引起脑部的剧烈震动,导致婴儿摇晃症候群发作。

此外,部分家长将宝宝直接抛到床上、沙发等柔软着落点的举动也可能会导致宝宝的脑部受到伤害,为了避免婴儿摇晃症候群发作,家长们还是尽量减少这类危险举动比较好。

三、不抱着宝宝做旋转、用力翻躺等动作

有些人喜欢将宝宝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坐着,然后让宝宝用力的向后翻躺,或者抱着宝宝转圈圈、大幅度动作等等,这些动作对于脖子脆弱无力支撑的宝宝来说,是极其危险的,甚至是已经能够撑起脖子的宝宝,也很容易因为这样的动作而受到伤害,引发婴儿摇晃症候群。

四、不过度使用摇篮

很早以前中国的育儿方式中就已经有了摇篮这一物件,甚至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摇篮是婴儿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能哄宝宝入睡,能安抚宝宝情绪。

然而,过度的依赖摇篮安抚宝宝,或者为了让宝宝尽快得到安抚而用力的摇晃摇篮,对宝宝来说,并不算是好的安抚方式,还可能引发婴儿摇晃症候群。所以在使用摇篮时,一定要控制好使用的时长和摇晃的力度。

五、护好宝宝颈部

婴儿摇晃症候群发作的真正原因大多是颈部得不到好的保护,从而使头部受到剧烈的震动造成伤害,所以在宝宝颈部能够支撑起自己的小脑袋之前,一定要护好宝宝脆弱的颈部。

“婴儿摇晃症候群”多是这个动作造成,家长要注意,别存侥幸心理

就算是宝宝能够翻身,颈部力量已经足够支撑起自己的小脑袋,家长依旧不能放松对宝宝颈部的保护,“四不”依旧是家长们需要注意的点。

如前文所说,宝宝头部的剧烈摇晃是婴儿摇晃症候群的罪魁祸首之一,那么排除大幅度摇晃这一不靠谱的安抚方式,还有哪些办法可以安抚哭闹的宝宝呢?

一、了解宝宝的情绪

宝宝哭闹不止,很多家长也会因此而方寸大乱,新手爸妈更容易手足无措。

产科医生提醒,了解宝宝哭闹的真正原因,针对性解决问题,才是安抚宝宝的最佳途径。

在宝宝能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之前,哭闹一般有这几种情况:

干嚎

宝宝干嚎,声音偏高,很可能是宝宝在向妈妈撒娇,要抱抱。

尿了

宝宝哭声刺耳、尖锐、夹杂低音,可能是宝宝尿了、拉了,提醒爸爸妈妈宝宝需要清洗、换纸尿裤。

饿了

哭声中带有“M”音,可能是宝宝饿了,要吃奶。

病了

哭声持续并且反复,很可能是宝宝病理性的哭泣,家长需要检查宝宝是否有起疹子、蚊虫叮咬、过冷过热等情况,如果宝宝哭声异常尖锐,或声音逐渐变弱,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排查可能原因,正常的处理完毕后,如果宝宝依旧哭闹不止,及时就医。

二、抚触按摩

父母与宝宝的身体亲密接触可以很好的安抚宝宝的情绪,通过抚触按摩,宝宝会得到很大的安全感,婴儿操、中医指导下的按摩等等,都是安抚宝宝很好的办法。

三、及时就医

当安抚和观察后,宝宝依旧无法停止哭泣,建议家长们及时带宝宝就医,医生会根据宝宝的情况尽快做出判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这里需要提醒新手爸妈的是,3个月前的宝宝易发生肠绞痛,采用飞机抱、竖抱等方式无法缓解宝宝疼痛时,需就医;5—9个月宝宝易发生肠套叠,极其危险,尽快就医时最好的办法。

我是木莲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婴师兼插画师,也是4岁孩子的妈妈。如果您在育儿路上,有关于孩子心理、饮食以及日常护理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扰,可以来找我。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262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