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内容资料

 魔术铺   2023-02-24 22:53:55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世界气象日起因

为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每年的3月23日被定为“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称“国际气象日”。

国际气象组织原为非官方性国际气象合作机构,在其各成员国代表签订的世界气象组织公约生效一周年之日,即1951年3月23日,改组为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成为政府间的国际气象合作机构,并与联合国建立关系。

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把每年3月23日定为世界性纪念日,要求各成员国每年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每年世界气象日都有一个中心活动内容,各成员国在这一天可根据当年的中心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纪念活动,如组织群众到气象台站参观访问,举行有政府领导人参加的群众庆祝仪式,举办气象仪表装备、照片、图表和资料的展览,举行记者招待会,由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报道特写文章和讲话,放映气象科学电影,发行纪念邮票等。更多请看下面关于世界气象日手抄报内容:

世界气象日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图片、内容世界气象日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图片

世界气象日手抄报简单标题:加大气象科普宣传,提高灾害应急能力

一、世界气象日手抄报简单内容:世界气象日的由来与起源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1947年9至10月,国际气象组织(IMO)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45国气象局长会议,决定成立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并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公约规定,当30份批准书提交后的第30天,即为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之日。1950年2月21日,伊拉克政府提交了第30份批准书,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标志着世界气象组织正式诞生。为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执委会第20届会议决定,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并从1961年开始,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的气象工作者都要围绕一个目由WMO选定的主题进行纪念和庆祝。

为提高全球对北极海冰、南极冰盖变化的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国际社会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世界气象组织确定了2007年气象日的主题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旨在探讨全球变暖对极地气象的影响。这一主题的确立还与2007年3月1日启动的2007-2008年“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活动密切相关。

二、世界气象日手抄报简单内容:世界气象组织的介绍

世界气象组织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开展气象业务和气象科学合作活动的国际机构,总部是在瑞士日内瓦。世界气象组织拥有成员151个。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最早的创始国和签字国之一。世界气象组织的主要任务包括:促进世界范围气象观测网的建立和推行气象观测业务标准化,促进国际间的气象资料交换和提出观测、统计资料的统一规格,促进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资源、农业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促进水文业务的开展和加强气象部门与水文部门间的合作;鼓励气象学及有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员培训。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气象组织主要活动集中在以下几项国际合作计划;世界天气监视网计划;全球大气研究计划;人类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计划;技术合作计划;教育和训练计划以及世界气候计划等。1971年10月,第2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此后,我国陆续加入了联合国所属的一些专门机构,其中最早批准加入的专门机构就是世界气象组织。

全球气候变暖时,世界各地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明显增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通过全球综合观测,人类可获得有关天气、气候和水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三、世界气象日手抄报简单内容:世界气象日口号有哪些?

1、 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2、 人工影响天气利国利民。

3、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认识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4、 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5、 依法加强我市防雷减灾工作,提高全社会的防雷减灾意识。

6、 依法防雷,违法必究。

7、 做好气象防灾减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8、 健全雷电检测制度,杜绝雷电灾害隐患。

9、 全民行动起来,为人类的现在和未来而保护气候。

10、 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的义务。

11、 关注民生、关注气象、关注气候变化。

12、 准确预报天气与气候变化,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3、 减缓、遏止气候变化,保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14、 利用气球开展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无资质证的单位施放的气球。

15、 加大气象科普宣传,提高灾害应急能力。

16、 加强对气候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更好地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17、 加强应急管理,服务国计民生。

18、 加强极地气象研究,促进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19、 加强气候生态资源监测评估与综合利用。

20、 加强防灾预警体系建设,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1664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