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水准零点导游词

 魔术铺   2023-09-10 21:09:02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简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青岛水准零点导游词(共8篇),欢迎阅读借鉴。在此,感谢网友“呜叽的宇宙工厂”投稿本文!

青岛水准零点导游词

篇1:青岛水准零点导游词

中国零点景区位于青岛浮山湾东侧的银海大世界内,是中国地面点高程唯一的起算面,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及的海拔高度数据即起源于此。在此可了解海洋、大地、山川科普知识,直观地体验“高度从脚下开始”的美妙感觉。

六米高的水准零点标志铜塑是景区的标志,这座铜好似一个大铅锤,锤尖所指的地方就是专家测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在雕塑的下面是一个观测井,观测井的底部设有一个巨大的红色玛瑙球,这个球体的顶平面就是中国海拔0米的地方,我国各大名山的海拔高度就是以这个基准面测量出来的。

在零点标志铜像旁,还竖有零点标志牌及中英文对照文字说明,你还可以观看世界水准原点之窗(图片展),行走于以海洋、潮汐、海平面、水准原点、海拔高程等海洋水文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普画廊,了解与水准零点有关的各种科普知识。

此外,这里还坐落着世界最高的“海上妈祖女神”雕塑、世界第一座可机械开合的海上彩虹桥、帆船之都观光塔以及航海科技博物馆等景点,还能看到银海游艇俱乐部码头中停满的游艇,景观极佳。腾空于海上的彩虹桥是这里颇受欢迎的景点,你可以行走在上面拍下漂亮的照片。

篇2:青岛水准零点导游词

青岛地处黄海,而我国一直黄海海平面定为国家海拔基准面,由此而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就可以最直观的来体验高度从脚下开始的美妙感觉!通常游客来青岛之后,水准零点是必游景点,因为高度从这里开始,它代表越走越高、步步高升!

中国零点景区,位于青岛浮山湾东侧,毗邻青岛奥帆中心和五四广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以中国海拔零点为核心的主题公园,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景区,原胡锦涛曾亲临视察。

中国零点景区集测绘文化、航海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是青岛新型的旅游景区。内设中国唯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中国第一个国际游艇帆船产业发展基地、世界最高的“海上妈祖女神”雕塑、世界第一座可机械开合的海上彩虹桥、帆船之都观光塔以及航海科技博物馆。

中国水准零点位于青岛市东海中路银海大世界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是国内唯一的水准零点。水准零点是地面点高程的起算面,不同地点上验潮站所测得的各平均海水面均不相同,为统一全国的高程系统,而选用一个平均海平面为高程基准面。

青岛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景区于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是国内第一处以游艇俱乐部为主体,兼有奥运、海洋、帆船及测绘等知识的新型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及可体验性。

看过“青岛水准零点导游词”还看了:

1.介绍青岛的导游词

2.导游词青岛

3.导游词崂山巨峰风景区

4.山东导游词

篇3:青岛零点大世界导游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景区(原青岛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在整合原有游艇俱乐部资源基础上增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世界最高的“海上妈祖女神”雕塑、新建航海科技博物馆、开通银海-五四广场豪华游艇海上观光线路,集测绘文化、航海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形成了以中国海拔测绘零点为核心的主题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景点;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在青岛观象山建成,因为全国所有海拔高程都是以水准原点为基准测量计算出来的。而在205月,为更好地利用水准原点这一独特的资源,经国水准零点家测绘局批准,由专家精确移植水准原点信息数据,在青岛银海大世界内建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

同位于青岛观象山的“水准原点”比较计算,该石球的顶点高度为海拔0米。这个位于青岛市银海大世界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是国内唯一的水准零点。

篇4:青岛零点大世界导游词

中国零点景区位于青岛浮山湾东侧的银海大世界内,是中国地面点高程唯一的起算面,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及的海拔高度数据即起源于此。在此可了解海洋、大地、山川科普知识,直观地体验“高度从脚下开始”的美妙感觉。

六米高的水准零点标志铜塑是景区的标志,这座铜好似一个大铅锤,锤尖所指的地方就是专家测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在雕塑的下面是一个观测井,观测井的底部设有一个巨大的红色玛瑙球,这个球体的顶平面就是中国海拔0米的地方,我国各大名山的海拔高度就是以这个基准面测量出来的。

在零点标志铜像旁,还竖有零点标志牌及中英文对照文字说明,你还可以观看世界水准原点之窗(图片展),行走于以海洋、潮汐、海平面、水准原点、海拔高程等海洋水文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普画廊,了解与水准零点有关的各种科普知识。

此外,这里还坐落着世界最高的“海上妈祖女神”雕塑、世界第一座可机械开合的海上彩虹桥、帆船之都观光塔以及航海科技博物馆等景点,还能看到银海游艇俱乐部码头中停满的游艇,景观极佳。腾空于海上的彩虹桥是这里颇受欢迎的景点,你可以行走在上面拍下漂亮的照片。

看过“青岛零点大世界导游词”还看了:

篇5:青岛导游词

嗨!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这次青岛之旅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王导”或“王姐”!

大家知道,“八仙过海”吧!今天,我们就去了解,游览一下青岛这著名的海域哦!

这片汪洋大海位于山东青岛一带。据说,有八位神仙都喝醉了,吕洞宾摇摇晃晃地说:“看这片海无边无际的,不如咱们用自己的法力渡过大海,看看谁的神通广大”,“好主意!”七仙异口同声的答道。于是,他们都去做了准备。最后,各显神通,到达了彼岸。这就是八仙过海的传说之地!

大家再看这里的贝壳的颜色,红彤彤的,知道为什么吗?告诉你们吧。夸父追日时路过这里,那时,她已经累得没有力气了,所以,一下子扑倒在地上,阳光照射在他的身体上,从他的身体里流淌出来的血,把奇形怪状的贝壳都染成红红的了。

大家看!在这里有座石桥,桥边有一座寺庙,庙里挂着八仙威武的画像,并且,还有他们的简介呢!可以好好看看哦!

青岛处处有美丽的地方,希望你们有机会细细的游赏。同时,我希望有缘再做你们的导游,再见!

篇6:青岛导游词

各位团友:

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的第一站是栈桥。栈桥是青岛的象征,是青岛人的骄傲。它位于青岛湾,目前全长440米,宽8米,与市区繁华的中山路成一条直线,由海岸前伸入海。远处看,它像一条彩虹横卧在大海之上,尽头的“回澜阁”如同飘浮在大海之颠,因此有“长虹远引”、“飞阁回澜”之美称。

30年代栈桥曾被誉为青岛十景之首、青岛市乡二十四景之一,不少文人墨客为之留下诗赋和赞誉,国内外的重要宾客、要员、知名人士在青岛观光时,都要登临栈桥,欣赏海滨风光。驰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商标便是以栈桥为图案设计而成的。

包括栈桥在内的海滨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风景区。

为什么叫栈桥?关于栈桥的定义,汉语字典中的解释是:“凡是伸到海里的简易码头都称为栈桥。”那它为什么又会成为青岛的标志呢?原来青岛在100多年前是一个小渔村,1891年清政府下诏书在青岛建置。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一座就是现今的栈桥。该码头原称谓很多,有海军栈桥、前海栈桥、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长200米,宽10米。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衙门桥”长100米,宽6米,亦称“蜗牛桥”。这两座码头都是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的,也是青岛港最早的码头建设。1897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德帝国主义侵占青岛后,将原桥北端改为石基,水泥铺面,南端下立,钢制桥架上面铺有木板,并设轻便铁轨,南端仍是铁木桥,桥身延长到350米,仍为军用码头。 19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它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向游人开放。1922年青岛被中国收回,1931年国民政府出巨资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桥身加长到440米,桥南端增建了半圆型的防浪堤,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形式的二层八角凉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盖,24根红漆柱子支撑,取名“回澜阁”。阁心有螺旋形楼梯,楼上一周为玻璃窗,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画”之说。整个工程至1933年4月竣工。栈桥从此成为青岛第一景。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栈桥进行维修,1985年青岛市又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整修,两侧围以铁索护栏,12对欧式桥灯相峙而立,外铺砌花岗岩石台阶。1998年底至1999年6月市政府再次拨款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此次维修既达到防风浪、防腐蚀要求,保持原有的风韵,又与两侧护岸设施相匹配,增加了美观效果,使整个桥体焕发了青春。

栈桥是青岛历史的见证,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她身上即刻录了青岛的屈辱岁月,也记录了解放后青岛市的建设与发展。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站在栈桥桥头,沿着这条通往海中的路往前走,如同置身于大海之中,能充分感受到海的气息,体验到海的宽广伟大。碧波拍打着桥面,白云在头上飘过,海鸥在天空中飞翔,游船在海中穿梭,大家在行进中可以看到岸边的红瓦、绿树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充分领略到康有为先生所描写的:“碧海蓝天,红瓦绿树”。

前面我们看到的这个沙滩是栈桥海水浴场,它是市区浴场中最小的一个,它与繁华的中山路相邻而且周围环境十分优美,有很多人到此游泳。

看团岛方向的高大建筑,我们首先看到的那座玻璃幕墙楼是山东省国际贸易大厦,它于1991年1月份动工,同年12月份封顶,施工过程中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创造了4.5天建一层楼的当时的全国最高纪录,它共有39层,地下3层,地上36层,高是118.5米,是90年代齐鲁第一高楼。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那座高大建筑是青岛的海关大楼,海关大楼始建于1992年10月,共26层,地上24层,地下2层,139.9米高,青岛海关虽然以青岛命名,但却是山东口岸进出境监督的总管理机关,下辖济南、淄博、潍坊、烟台、威海等十多个海关,是中国北方的三大海关之一,而且自开始连续五年监管的进出口货运量名列全国第一。

海关大楼前面那座造型奇特的建筑是海上皇宫,海上皇宫是一座集游览、娱乐、演出、餐饮于一体的旅游场所,投资一亿多人民币,整座建筑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的圆体组成的,共6层,地下一层,地上5层,整体用108根柱子支撑,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它以一流的环境,五星级的服务,被列为青岛餐饮特一级店。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回澜阁,我们可以在阁楼凭窗眺望,全方位地看到美丽的青岛湾和周围的各个景点和著名建筑。个别景点,我们等一会还将去参观游览,现在我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 回澜阁对面那座小岛是小青岛,小青岛上因为植被茂盛,郁郁葱葱,看上去一片翠绿因此得名“青岛”。青岛建市后,便以它命名,这个岛便改名“小青岛”了。

在小青岛南面还有一座岛,那就是“薛家岛”。薛家岛原来是一个荒僻的小岛,在明朝初年,岛上渔村里有一姓薛的人家出了一员大将叫薛禄,从此逐渐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渔村,改名为薛家村,此后小岛又改名为薛家岛。它的面积为2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8公里,并有青岛最长的一个沙滩-“金沙滩”。

大家看到与小青岛仅一水之隔停泊着许多军舰的是中国海军博物馆,她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处反映中国人民海军面貌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临海处原是海军驻青部队小型航舰的停泊之处,陆地为海军部队驻地。1989年在此筹建海军博物馆。海军各有关部门提供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该馆文物处还在全国进行了广泛的征集,经过两年的紧张筹建,在1991年正式开展,现每年接待游客达几十万人之多。新的海军博物馆正在原址规划建设,再过几年这里将建成世界一流的代表中国海军现代风貌和水平的新的中国海军博物馆。

大家看到的那座古典建筑是天后宫。她是青岛市区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建筑,建于146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准备将其拆除,遭到市民的强烈反对,因怕渔民抵制,将青岛变成死港,所以才得以保留下来。文革期间,遭到破坏。最近几年,政府拨款对其修复,才重新对外开放。

接下来请大家看一下北面那两座高高耸立的塔楼,那就是天主教堂。天主教堂于1932年动工,1934年竣工,高56米,上面的两个十字架分别为4.5米,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它也是对外开放的一个宗教景点。

与栈桥北端相接的是青岛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德国占领青岛后于18为了在后海修建深水码头,于是开辟了一条南北连接的道路,这便是中山路的雏形。德占领青岛时期,德县路以南是德国人居住区,命名为“斐迭里街”,德县路以北是中国人居住区,称为大马路,1922年,两条路合并在一起,命名为山东路,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又改名为中山路。中山路全长1300多米,63座建筑,160多家商场,同时它还是国家确定的全国100个文明示范点之一。

中山路上那座最高的建筑是“百盛商厦”。它是国务院首批的全国18家合资零售企业之一,由青岛一百与马来西亚的金狮集团合资兴建,总投资7.8亿元人民币,地下5层,地上49层,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商场面积5万平方米。在当时被称为齐鲁商业第一楼。

在栈桥的东侧,是泛海名人大酒店,原是德国青岛大饭店附属的旅馆部,由德国建筑师保尔・弗里德里希设计,为典型德国古典式建筑。而原德国大饭店的主要建筑于1993年拆毁,在原址上盖起了泛海名人大酒店。

德国占领青岛期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弟弟亨利亲王多次来过青岛,并曾下榻于这座饭店,因而当时俗称“亨利亲王大饭店”或“亨利王子饭店”。当时的德国墨克连堡亲王、清朝邮部大臣盛宣怀也曾在此住过。19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覆灭,孙中山先生于191月出任临时大总统。3个月后让位于袁世凯。同年8月,孙中山到北京与袁世凯会晤后,转道青岛返回上海。9月28日,孙中山抵达德国统治下的青岛,曾下榻于此饭店。

篇7:青岛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的第一站是栈桥。栈桥是青岛的象征,是青岛人的骄傲。它位于青岛湾,目前全长440米,级风景区。宽8米, 与市区繁华的中山路成一条直线,由海岸前伸入海。30年代栈桥曾被誉为青岛十景之首、青岛市乡二十四景之一。并且在20包括栈桥在内的海滨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

栈桥有这100多年的历史,她即目睹了青岛的屈辱岁月也见证了青岛的建设与发展。1891年清政府下诏书在青岛建置。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 建了两座码头,一座就是现今的栈桥。该码头原称谓很多,有海军栈桥、前海栈桥、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长200米,宽10米。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衙门桥”长100米,宽6米,亦称“蜗牛桥”.这两座码头都是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的, 也是青岛港最早的码头建设。18,德军以演习为名,从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德帝国主义侵占青岛后,将原桥北端改为石基,水泥铺面,桥身延长到350米,仍为军用码头。 1904年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它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向游人开放。1922年青岛被中国收回,1931年国民政府出巨资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桥身加长到440米,桥南端增建了半圆型的防浪堤, 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回澜阁整个工程至1933年4月竣工。 栈桥从此成为青岛第一景。1985年青岛市又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整修,两侧围以铁索护栏,12对欧式桥灯相峙而立,外铺砌花岗岩石台阶。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回澜阁,这是一座具有民族形式的二层八角凉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盖,24根红漆柱子支撑,取名“回澜阁”.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由当代著名的书法家舒同所写的,现在我们来的二楼大家可以在阁楼凭窗眺望,全方位地看到美丽的青岛湾和周围的各个景点和著名建筑。个别景点,我们等一会还将去参观游览,现在我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回澜阁对面那座小岛是小青岛,小青岛上因为植被茂盛,郁郁葱葱,看上去一片翠绿因此得名“青岛”.青岛建市后,便以它命名,这个岛便改名“小青岛”了。

与小青岛仅一水之隔停泊着许多军舰的是中国海军博物馆,她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处反映中国人民海军面貌的综合性博物馆。自1991年正式开展,现每年接待游客达几十万人之多。

各位游客随我手所指的方向看,首先看到的那座玻璃幕墙楼是山东省国际贸易大厦,它于1991年1月份动工,同年12月份封顶,施工过程中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创造了4.5天建一层楼的当时的全国最高纪录,是90年代齐鲁第一高楼。接下来我们看到的那座高大建筑是青岛的海关大楼,海关大楼始建于1992年10月,共26层,地上24层,地下2层,139.9米高。青岛海关虽然以青岛命名,但却是山东口岸进出境监督的总管理机关也是中国北方的三大海关之一海关大。

大家往前这看与栈桥北端相接的是青岛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德国占领青岛后于1899年为了在后海修建深水码头,于是开辟了一条南北连接的道路,这便是中山路的雏形。德占领青岛时期,德县路以南是德国人居住区,命名为“斐迭里街”,德县路以北是中国人居住区,称为大马路,1922年,两条路合并在一起,命名为山东路,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又改名为中山路。中山路全长1300多米,63座建筑,160多家商场,同时它还是国家确定的全国100个文明示范点之一。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拍照留念,30分钟后我们在钟表楼下集合,前往下一景点。

八大关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将要游览的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疗养胜地――八大关。

八大关位于汇泉湾以东,浮山湾以西,北抵太平山,南临太平湾,它最显著的特色是其别墅群风格的多样性。据统计,景区内的建筑群中代表了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没过、日本、丹麦、西班牙、希腊等24个国家的建筑风格,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

自20世纪代以来,全国各地的达官贵人纷纷来到八大关购地建房外国驻青岛领事馆及侨居青岛的外国人亦在此建造别墅住宅,初步形成建筑规模。

20世纪30年代初,青岛市政府规划建设湛山特别行政区域时,八大关地区道路分为三个阶段建设,先建一条,再建六条,最后建三条。十条关路只有七条路是以关隘的命名,其他三条则是以我国古代的税关命名的。10条道路分别是韶关路、嘉峪关路、山海关路、武胜关路、函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和居庸关路,其中三条以税关命名的路是正阳关路、韶关路、临淮关路。

八大关建筑一般高度在2-3层,建筑面积多在500平方米以下。

景区里每一条道路都有一个特殊的树种为代表,春天,韶关路上碧桃花大色艳,娇艳媚人;夏天山海关路法国梧桐,枝繁叶茂,高洁美好,正阳关路,“盛夏绿遮眼,此花满堂红”,宁武关路海棠成荫,蓬勃旺盛,明艳照人;秋天,居庸关路的银杏树干通直,杏叶金黄;冬天,紫荆关路的雪松傲霜斗雪,繁茂雄伟;一年四季,临淮关路龙柏成行,其余各路则植有樱花树、杜仲树、杨树、槐树等。

八大关于6月荣幸的跻身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列。 八大关又有“天然摄影棚”之称。像《到自然去》、《第二个春天》、《冒名顶替》等均在此地拍摄。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位于山海关路17号的元帅楼,是一座日本式的建筑,1940年由在青岛的日本人所建,砖混结构,两层平顶式建筑,建筑面积929.53平方米。其中一个日本式套房的墙壁上镶挂着一块樱花木。据日本人考证,该樱花木有上千年树龄,十分罕见。因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有6位元帅曾在此居住,所以这座楼被称为“元帅楼”.

徐向前是入住该楼的第一位元帅,虽有罗荣桓、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叶剑英元帅先后住在此楼。

大家往前走,就是八大关宾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山海关路19号的八大关小礼堂,选用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图纸,是一幢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厅堂建筑。因为一些原因,仅建成地上、地下各一层的建筑。里面设有一流的同声传译设备,可同时传译四种语言。

北京有一个钓鱼台国宾馆。八大关的贵宾楼被称为“青岛钓鱼台”.位于居庸关路19号,俗称“国宾馆”.

山海关路9号是一幢美国式建筑,该楼原为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司令柯克上将的住宅。

下面大家所看到的是八大关具有代表性的一幢典型的丹麦建筑―公主楼,位于居庸关路10号。

宋氏花园位于居庸关路14号的美国式居民建筑,曾被电视剧《宋庆龄和他的姊妹们》选作拍摄地,拍摄内容是宋氏姐妹年轻时居住美国的生活片段。

花石楼位于黄海路18号。花石楼是八大关风景区名气最大的一处别墅式建筑。他是一座欧式古堡式建筑,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既有希腊式和罗马式风格,又有哥特式的特色。圆形小楼共5层。楼内用大理石砌贴,内外除用花岗岩砌筑外,还嵌砌了许多鹅卵石,因此被人们称为“花石楼”.

该楼的主人叫涞比池。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戴笠曾和白光也在此居住。

花石楼的建筑特色和优雅的环境也吸引了影视工作者的目光,他们纷纷选择花石楼作为拍摄地点。

下面给大家30分钟的时间游览拍照,30分钟后我们回到这里集合。

太清宫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崂山太清宫。来到青岛,必游崂山。崂山有“山海奇观”之称,也有“神仙窟宅,灵异府第”之说。

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大陆漫长海岸线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因而崂山又被称为“近海名山”.

国务院于1987年批准公布崂山风景名胜区为首批国家中重点风景名胜区。在年,崂山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崂山东南濒临黄海,西部与青岛市区毗邻,北与即墨相连,总面积446平方公里。

崂山,古代又称牢山、劳山、二劳山、辅唐山、鳌山,史书各有解释,说法不一。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要游览的是太清宫,它位于崂山南部,景区以著名殿宇太清宫命名,是国家4A级旅游区。 崂山太清宫是崂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建于西汉建元元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的历史。

太清宫的创始人是江西的张廉夫,他因做官不顺,故弃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庙”.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扩建庙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刘若拙武艺高强,宋太祖听说他修道高深,于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宫中,刘若拙坚决要求回崂山,宋太祖就敕封他为“华盖真人”.由此给他巨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宫,重修太清宫。太清宫是刘若拙的别院。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太清宫主要由“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140多所建筑,占地近3万平方米。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是太清宫牌坊,高8米,宽16米。牌坊阳面“崂山太清宫”5个字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所题;阴面“阆苑圣德”的意思是指具备高尚品行的仙人居住之处。

太清宫的正门也称山门。走进山门,首先看到的是两侧的钟楼和鼓楼,目的是为了警示众道士勤修苦练,不可虚度光阴。

往前走,路两边的两座雄伟的建筑是新建成的元辰阁和元君阁。元辰阁正中供奉的斗姆元君,为北斗众星之母,

道教称她为“圆明道母天尊”又称“紫光夫人”.两边供奉的是六十元辰又称六十甲子或六十太岁。元君阁供奉碧霞元君又称“泰山玉女”,俗称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的左右是送子娘娘、眼光娘娘、催生娘娘、天花娘娘四位辅神。元君阁两边供奉的是道教有名的八仙,道路中间的这棵树叫虎皮松,因其树皮斑驳如虎皮而得名。

太清宫的第二个正门――仪门。门口两侧各有一石鼓名“抱鼓”,俗称“门当”,门口上方的木板称“户对”. 三官殿的正门两边,有两颗古老高大的银杏树,是宋太祖为道士刘若拙敕建道场,修建太清宫时栽种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树龄。银杏树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性别之分,这两颗银杏树都是雄性。进入三官殿,首先看到的是两棵耐冬树,耐冬又叫山茶,花期从每年的12月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5月,长达半年,因其花开时正值隆冬季节,但却能迎风怒放,所以被称为“耐冬”.耐冬和月季是青岛市的市花,右边的耐冬开的是单瓣红花,左边的耐冬,开的花是重瓣白色的,树龄也有400多年了。

三官殿主要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也就是我们三位祖先尧舜禹。相传尧敬天爱民,上应天象,风调雨顺,被人尊为“天官”.舜在位时,民风高尚,地不生灾,被尊为“地官”.大禹继承父业,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了水患,理所当然被尊为“水官”.三官接到信息就能为病人赐福、赦罪、解厄。

接下来大家看到的院落是清代翰林尹琳基修建的,所以后人就将此地称为“翰林院”.现在是太清宫的课堂。尹琳基在这个院子正厅供奉东汉时期的大经学家郑玄,所以此院原名又叫“经禅祠”.

走出三官殿,在通往三清殿的路上可以看到许多景点,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棵黄杨树,树高8米多,它看起来不是太粗,但已经有8树龄了。黄杨树最大的特点是生长的非常缓慢,所以木质就特别细腻坚硬,是雕刻艺术品的上等材料,在民间有“鸟中之王称凤凰,木中之王是黄杨的说法”.

经过黄杨树,可以看到一颗弯弯曲曲的榆树,因为它是唐朝道长李哲玄亲手栽植的,所以把它称为“唐榆”,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榆树叶上面有一层沙质,摸上去比较粗糙,所以它的学名叫“糙叶树”,又因为它树干盘曲,形状似龙头,又被称为“龙头榆”.现在这棵树高约19米,树冠东西长25米多,南北约33米,遮阴面积达一亩多地。

在龙头榆的对面,有一块大石头,上面雕刻有“逢仙桥”3个字。相传,宋代的道长刘若拙,除夕迎神,在这里遇到一位白须飘胸的老翁走上前来与他交谈,正想问其姓名,老人却不见了,只在雪地上留下了两个脚印,于是刘若拙认为自己遇到了仙人。因为在这座桥上曾经与仙人相逢,所以就将此桥称为“逢仙桥”.

大家过了逢仙桥上山,迎面可以看到康有为诗刻。

走过丘祖殿、文昌殿和财神殿,我们来到的是三清殿。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太清宫的主殿――三清殿。在里面供奉的是三清尊神,中间那位是玉清元始天尊,他手持元珠象征洪元;右边那位是上清灵宝天尊,他怀抱如意,象征浑元;左边那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他手持宝扇,象征太初,张道陵创教时把他尊为教祖。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境界,这三位天尊也是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

在三清殿外侧,那尊红脸膛的神像就是镇坛王灵官。

东配殿供奉的是“东华帝君”,在神话传说中它是天上阳神的总管。西配殿供奉的是西王母,神话传说她是天上阴神的总管。

走出三清殿向右拐,便来到关岳祠,这里供奉的是汉代关羽和宋代忠将岳飞。关羽和岳飞都是一代豪杰,将他们奉为神,取其“忠”和“义”,所以关岳祠又名“忠义祠”.

关岳祠门口这棵树是一颗金桂,树枝上系满的红绳是人们用来“许愿”的。

金桂树旁边这个亭子,传说是“蒲松龄写书亭”.《聊斋志异》共有400多篇故事,其中有8篇是以崂山为题材或以崂山为背景的。郭沫若生前对蒲松龄曾做过深刻的评价:“写人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崂山矿泉水驰名中外,山有多高,水就有多深。神水泉是崂山的四大名泉之一,“神水泉”3个字,据说是宋代华盖真人刘若拙的亲笔手迹。为什么叫它神水泉呢?据说它由三“神”:一“神”为水质清澈甘洌,含的矿物质非常丰富,杂质却非常少。二“神”为大旱三年泉水不涸。三“神”为饮用此泉水有助于治疗胃溃疡、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

走进三皇殿里,中间那位手里擎着太极图的是天皇,也就是伏羲氏。旁边那位手捻稻菽的是地皇神农。另一边手握芴板的`是人皇轩辕氏。

三皇殿两侧供奉的是中国古代的十大神医。

在正殿屋檐下有两块碑刻,是当今崂山庙宇现存碑记最老的两块。东边的是成吉思汗敕谕丘处机的护教文,西边是成吉思汗颁给丘处机的金虎符文,行文年代是癸未年,就是1223年,至今已有780多年的历史。

西配殿是“耿祖祠”,供奉的是“扶教真人”耿义兰道士。

救苦殿供奉的是“太乙救苦天尊”,左边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右边是观世音菩萨。

庭院里有一棵桧柏树,距今已有多年,在这棵树上寄生了一棵凌霄树,凌霄又叫紫葳,属紫葳科,每年夏秋季节展开橘红色的喇叭花。在树的另一侧,又生出了一棵盐肤木,主要生长在四川、云南两声,只可惜这棵树枯死了,

但在这棵树北边的第一个树杈上又长出了一棵小树,只有1尺多高,经鉴定是一棵刺楸,它的树皮还是一味中药,被称为“海桐皮”.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常绿乔木,灌木、藤木相结合;二是阔叶树木与针叶树木共存;三是开花与不开花树木共荣;四是落叶与不落叶树木共体。实为大自然创造的奇迹。

下面给大家30分钟的拍照留念时间,30分钟好我们回到这里集合。

五四广场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 东海路 五四广场。五四广场背倚市政府大楼,南临浮山湾,南北纵长700米,总面积10余公顷。

五四广场因“五四”运动而得名,19爆发的伟大的反帝爱国主义运动――“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青岛的主权问题。自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中国人民就一直为收回青岛主权而努力。19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后,进而提出分割中国的“二十一条”,企图长期“合法”占领青岛,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19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虽然作为战胜国出席会议,提出了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却遭到英、法、美、日等国的拒绝,青岛主权被西方列强强行转让给日本。消息传来,举国震惊,北京学生于5月4日举行游行示威,强烈要求拒签合约,高呼“誓死力争青岛主权”、“还我山东,还我青岛”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为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在举国反对声中,中国北洋政府被骗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粉碎了日本企图永久侵占青岛的阴谋。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下,终于在1922年12月10日收回了青岛主权。鉴于青岛与“五四”运动这一特殊关系,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新建广场命名为“五四广场”.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喷泉和下沉广场,它隐藏着横9排、纵8排、共计72处地下喷泉。下沉式广场是由半圆形四级观众看台和圆心形露天舞台组成,舞台下的地下室是五四广场的办公室和总控制室。

下面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青岛市新市区的标志性建筑――“五月的风”.它是一个红色雕塑,重700吨,高近30米,直径27米,当时是全国钢制雕塑中最重的一个。

我们面前的是百米喷泉。我国第一座百米喷泉的喷泉设计采用先进的高压水泵,喷涌的水柱高达百米,在设计时选择了160米的距离,主要是为了防止岸边的设施及草坪喷泉的水雾被腐蚀和盐化。

大家都知道青岛是北京奥运会的分会场,那浮山湾就是奥运会帆船比赛的场地。

我们面前的这座大楼就是市政府办公楼。青岛市政府办公大楼是一座高大雄伟的建筑,楼高53.1米,共15层,总建筑面积为71521平方米,坐北朝南。自1994年7月开始,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各部门相继迁入新市政府办公楼。新建的市政府办公楼已成为青岛建制百年的标志性建筑。

我们现在来到的广场是――音乐广场。音乐广场的中心是“音乐之帆”,它高20米,通体为乳白色,分为两片。帐篷下的巨大钢琴是中国海洋大学研制的,俗称“钢琴王”.

到这,五四广场就游览结束了,下面给大家20分钟的时间自由拍照,20分钟后在这集合。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参加由中国旅行社为您安排的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一日游。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位于青岛市东部新区浮山湾畔,占地面积45公顷。5月,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正式开工建设,必备项目于6月30日全部完工。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的点点白帆在这里启航。

眼前的海尔洲际酒店就是奥运会帆船比赛时期世界各国运动员下榻的奥运村。这几栋高楼还不同于一般的高楼大厦,它采用了先进的屋顶太阳能技术,体现了绿色、科技奥运。

我们看到万国国旗竖立的这里就是旗阵广场了。各参赛国国旗悬挂在这里,象征着世界友好和平,也是在宣传“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理念。

行政与比赛管理中心位于赛区北侧,该中心赛时功能包括赛场管理办公区、餐厅等6个功能区。赛后用作国家帆船队海上训练基地。

陆域停船区位于运动员中心与媒体中心之间,并设有下水坡道,主要功能是用作船只停放的场地。

现在再把大家的视线牵引到海上,奥帆中心西侧海面上的长堤是奥运纪念墙码头,全长208米,宽度30米。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的圣火点燃了鸟巢主火炬,第二天,采自北京奥运会主火炬的圣火在专人的护送下抵达青岛,用于点燃奥帆赛火炬。

测量大厅码头位于港区的两个港池之间,主要功能是为满足比赛期间的帆船测量要求,奥帆赛期间,所有参赛船只就在这里测量船高、船长等指标。现在比赛时期的临时建筑都已经拆除,全国首个全海景的海上实景演出中心已经建成。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建起了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浮码头。浮码头不但能漂浮在海中,而且能根据需要,用拖船把它摆放在适中位置,以满足船只停靠的不同需要。体现了科技奥运。

大家看眼前的这个平台就是奥帆中心极具重量性的颁奖平台,就是在这里,我们举办了奥运史上的首次海上颁奖。 我看大家的目光被眼前这个造型别致,宛如天鹅一样的建筑吸引过去了,它就是比赛时期的媒体中心。比赛结束后媒体中心一分为二,南区辟为了国际游艇俱乐部,而北区则建设成为奥运博物馆。

这个长长的宛如手臂一样伸向大海的长堤就是奥帆中心的主防波堤。全长534米,宽47米。

首先,它是一个“一堤两用”之堤。它不仅阻挡了海浪对整个港区的侵袭,而且斜坡台阶式的设计还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看帆船比赛的场所,在国际上率先解决了观众观看比赛这一难题。

其次它还是一个能源之堤。奥帆中心临海而建,充足的阳光、海水和风等天然能源在这里被广泛应用。除运动员中心外,后勤中心室内制冷、采暖等方面也利用了太阳能,整个奥帆中心安装着168盏太阳能景观灯,大家看这一排呼呼转动的小飞机,不仅构成了奥帆中心的一道亮丽风景,还很实用,这41盏风能灯,每盏灯每年可节电6570千瓦时,这在全世界所有的奥运场馆是首创。大家再看下面那两个小翅膀,是太阳能的发电,这是70盏灯,一年就可以节电7000度。

同时它还是一个景观之堤。大家跟着我一起沿着这条大堤走进去,闭上眼睛耳边萦绕的是观众的欢呼和呐喊;睁开眼睛又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比赛场景;抬起头来,64面参赛国国旗迎风招展;回望岸上,现代化建筑临海而立,错落有致,又为奥帆中心增添了现代化的气息。

最后它还是一个祝福之堤。大家看防波堤顶端的白塔,灯塔采用传统的圆形塔身与白色的主题颜色,底部直径6米,上层灯笼直径4米,塔高20.08米,寓意着20的青岛奥帆赛。在灯塔灯笼里,有三只30瓦的灯泡,通过灯塔里棱镜的作用,将光束聚集在一起,对夜间进出的船只起到“导航”作用。在它的祝福下,08年的青岛帆船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我们相信在它的指引和导航下,青岛的帆船运动将会迎来更高更好的明天!

目前,景区不仅可以利用 “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帆船运动设施举办大型国际赛事,而且还将依托海洋经典主题,构建特色旅游产品,使休闲度假与游艇、邮轮、会展、大型海上实景演艺、海上旅游、大型会议、婚庆等有机结合,打造以“中国崛起”和“东方文化和神韵”为底蕴的东方休闲旅游品牌。

1、奥运文化游:借助奥帆博物馆等奥运文化设施,展示奥运历史,浓缩奥运文化,体现奥运精髓,为国内外游客提供近距离接触奥运、体验奥运激情、参与奥林匹克主题活动的休闲娱乐和文化展示场所。

3、海洋文化节庆游:每年8月8日的奥帆赛纪念日在奥帆中心举办 “青岛海洋文化节”,同步启动青岛杯帆船赛,组织游泳、跳水、舢板、钓鱼、海鲜烹饪大赛等富有特色的活动,增加群众参与性,并通过举办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使“青岛海洋文化节”迈入世界知名节庆之列。

8、浪漫婚庆游:将主防波堤,打造成“情人坝”,增添国际风情和浪漫时尚元素。以“情人坝”为中心,结合婚庆殿堂、游艇洞房、海上婚礼等婚庆特色,打造青岛爱情旅游产业链,推出“中国情人湾”品牌。

9、购物游:借助海信国际购物中心、百丽广场等青岛高端旅游购物场所,以及地下商业街,为海内外游客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需要的旅游购物服务。

大家看南端的这个小岛就是帆船中心最独特的生态单元是燕儿岛山,在它东南角有个石碑,上面有姜宏钧先生题写的“燕岛秋潮”四个字,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燕儿岛的故事。

燕儿岛,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形若飞燕的小半岛,上面布满嶙峋的礁石,每当秋天,潮水涌动,海浪拍打着石面,飞花碎玉,非常壮观。燕嘴之处,湾内湾外,轻盈地衔着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青岛十景中非常著名的“燕岛秋潮”.

我们来到奥帆中心,既能够欣赏到20世纪30年代老青岛的“燕岛秋潮”,又能体会21世纪新青岛的“燕岛帆影”和“奥帆扬远”,岂不是一举两得?

到这,青岛奥帆基地的游览就结束了,下面给大家20分钟的时间自由拍照,20分钟后在这集合。

篇8:青岛导游词

栈桥位于青岛中心城区的南部海滨,是一条440米长的海上长廊,从陆地延伸入海中。栈桥建于清光绪年间(1892年),已有百年历史,一直以来被视为青岛的象征。登上栈桥尽头的回澜阁,眼前大海景色尽收眼底。

栈桥曾是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栈桥与小青岛隔水相望,北端与中山路商业街成一直线相连,栈桥的尽头建有三角形防波堤,而这里有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八角亭阁,定名回澜阁。回澜阁里面有一块无字碑,阁内通过主题展陈的方式,全面展示青岛近现代历史、人文、民俗等独特城市风貌。

栈桥两边有铁链护栏和莲花路灯,游人漫步于栈桥海滨,风平浪静时,可观看海鸥在此自由翱翔。走到桥的尽头还可远眺小青岛。岛上树影婆娑、绿荫成群,一座白灯塔亭亭玉立。涨潮时,惊涛拍打着防波堤,激起簇簇浪花,可驻足观看。退潮时,赭色岩礁和金色沙滩露出水面,可走下栈桥,漫步在海滩上赶海拾贝。

青岛栈桥导游词精选

栈桥是青岛的象征。

她位于青岛湾中,与市内最繁华的中山路成一条直线,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长虹远引”之美誉。

栈桥初建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是青岛最早的码头。经1931年改建和1985年整修,现宽8米,全长440米。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堤内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两层八角亭,金瓦朱壁,盔顶飞檐,题名“回澜阁”。

栈桥划波斩浪,象一条长龙横卧于碧海银波。循桥渐入,仿佛走进大海的怀抱;伫立阁旁,层层巨浪澎湃涌来,拍打堤坝,击起万千碎玉;进入阁内,沿螺旋楼梯登到楼上,四周尽是宽敞的大窗,放眼望去,又是另一番怡人风景,“飞阁回澜”因此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

秋天涨潮时,尤以西部岸堤景色最佳,海浪拍岸,激起数十米巨浪,轰然作响,蔚为壮观,退潮后,海水后退一百米,礁岩沙滩上满是赶海挖蛤蜊的游人。近年来,青岛开展了“挽留海鸥”活动,每到秋冬风平浪静时,成千上万只海欧在湾内低飞回翔,与蔚蓝的天,远处的回澜阁、近处观景赏海的人们构成一幅和谐画卷。

桥北沿岸辟为栈桥公园,园内青松碧草,花木扶疏,并设有回廊石椅,与沙滩礁石浑然一体,相映成趣,入夜,华灯齐放,桥上、岸上如株株玉兰盛开,水中波光粼粼,与远处的“琴屿飘灯”遥相辉映。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2918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