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剪纸

 魔术铺   2023-05-07 02:49:02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少儿剪纸

剪纸是中国非常传统的民间艺术,我们要把剪纸作为一个培养爱国注意情感的切入点,让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在课前,布置他们查阅书籍、上网等各种手段去收集和学习有关剪纸的知识。培养孩子们主动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查找的过程中激发对剪纸的兴趣以及对祖国文化艺术的热爱。还可以让学生们资源共享,互相交流收集到的剪纸资料和相关作品。

(一)提高手脑协作能力

使学生的手部小肌肉得到锻炼,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确性,是剪纸活动可以作到的。剪纸需要注意力集中,手眼协调,不断调整剪刀的运行方向及力度,才能剪出物体形象。这样就会使学生的有意注意、观察的顺序性得到了发展。学生画画可以边画边想,而剪纸必须事先想好。这样一来就锻炼了学生统筹安排的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勇敢果断、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学生根据自己头脑中感知过的物体表象,进行设计构思、再加工,表现实物或想象创造新的事物。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

(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剪纸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运用多种感官积极地探索,促进剪纸潜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生活环境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学生多数对鱼、蝴蝶、小兔等小动物是最感兴趣的,于是我经常有意识地让孩子欣赏各种动态的民间剪纸动物。让孩子感受民间剪纸艺术的丰富多彩。同时,让学生们欣赏不同年级学生的剪纸作品。在小朋友啧啧称奇时顺势引导:“只要努力我们也可以做出这么漂亮的作品。”平时指导学生剪纸中,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且利于交流的氛围。鼓励学生毫无拘束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及艺术创作,并及时给予赞扬。体验成功,激发剪纸的兴趣。在动手、动脑、动眼的同时,发展手部肌肉灵活性又满足了学生好动、好玩的天性。剪纸的时间短,效果显而易见,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对剪纸活动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在游戏中学习剪纸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在剪纸教学活动中,我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的剪纸活动中,故意创设一些游戏情节,让孩子去探索,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达成教育教学的目标。我通过多种方法让孩子发现折叠剪纸的有趣,孩子们在我不断地将纸折叠一次或多次,剪出相连的蝴蝶、人物、花边时,学习情绪高涨,也学着叠叠、折折、剪剪。从而使学生很自然地学会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剪纸作品。

在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时多关注报刊、杂志上的剪纸作品,搜集起来,研究别人是如何设计、剪刻、取名的,自己要试着剪得比他更好。了解剪纸的艺术语言,用剪纸的手法来表现事物。使孩子以后在进行命题创作时胸有成竹。要多看、多想、多动手,平时多积累,剪纸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四瓣团花剪纸教程图案

四瓣团花剪纸教程图案如下:

1、制作工具:纸巾、剪刀、水粉颜料(水彩笔)、水粉画笔。

2、将纸巾沿长方形对折两次,再沿三角对折两次。

3、在纸巾上勾画出需要裁剪的图案。

4、为团花涂上漂亮的颜色。

5、待团花彻底晾干后再将其打开。

百变团花剪纸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有着工具简单、制作简便和便于少儿接受的特点,对启发少儿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不同的折叠方法,便可剪出不同图案,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四周呈放射状或旋转式的圆形装饰纹样。古代铜器、陶瓷器、织绣品以及现代某些丝绸织品上常有此种花饰。

团花,汉语词语,拼音为tuán huā,释义是四周呈放射状或旋转式的圆形装饰纹样。

出处:

宋 范成大 《霜天晓角》词:“少年豪纵,袍锦团花凤。”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主上赐与我团花战袍,却寻甚么奇巧的物事献与官家。”

如何在剪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剪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观看、思考、动手做、并积极探讨,所 以,为了调动学生对剪纸的兴趣,我们开展了名家剪纸作品欣赏、学生剪纸作品欣赏、定期进行剪纸知识讲座、举行剪纸比赛等活动。

1、 作品欣赏: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在

在旁边注明作品年代、作者、作品说明,同时再欣赏一些学生剪纸作品引发学生对剪纸的兴趣。那些造形美观,色彩艳丽的剪作,强烈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这样渐渐地,孩子们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创作欲望。

2、 知识讲座:定期进行剪纸知识讲座,老师先给学生讲解一些

剪纸的基础知识,然后请名家进行大型的剪纸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对剪纸的进一步认识和兴趣。

3、 剪纸比赛:在学生剪纸练习中进行剪纸比赛看哪个学生剪的好,在全校学生中进行剪纸比赛并设奖项鼓励学生激发兴趣。

二、剪纸练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剪纸的过程是先画再剪,画稿的好坏直接影响剪纸的效果。因此,在学生画剪纸稿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进行绘画然后设计在画稿的什么部位进行剪刻。例如在进行《动物乐园》剪纸时,学生根据自己对动物的了解展开想象大胆绘画,学生绘画的动物大部分不一样,有一样的同学,他们在进行剪刻时设计的剪刻部位也不一样。因此,虽然是同题剪纸,但大家剪出来的作品却不一样。又如五年级的丁洁同学,她喜欢花卉,非常喜欢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画一些美丽的花朵,我就引导她怎样把这些花卉设计成剪纸,她不但用花卉设计成剪纸的形式,而且还把花卉运用到团花剪纸中,剪出来的作品非常不错。

三、欣赏多样图片,确定剪纸主题进行剪纸创作

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剪纸方法技巧后,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创作练习,而创作练习需要大量的素材。因此,我把许多图片制作成课件的形式在多媒体中展示出来,让学生在欣赏中了解各种事物的形象特征,为剪纸创作做好铺垫。他们脑中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后,很容易确定自己的创作主题,于是在他们的剪刀下出现了一个个千姿百态的蝴蝶、形态各异的鱼、活灵活现的小松鼠……从学生的表达中可以看出,通过多样欣赏和学生自己确定主题,扩大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审美体验的同时,还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打开了他们的联想通路,为今后的剪纸活动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 采用鼓励引导的方法进行教学:

随着少儿剪纸技艺的提高,采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的策略,注重养他们自由地进行剪纸创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到大胆创作。当孩子们剪出一个图形时,教师或交家长要及时鼓励,然后采用引导的方法让他自己发现不足,进而思考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剪好。这样,不但能使这个学生剪出一件成功的作品增强了他的自信心,而且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另外,在教师辅导学生剪刻动植物基本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变化。 如,鱼身子有胖、瘦、长、短的变化,鱼尾有闭合、展开的变化,鱼鳞可以变成锯齿形、方形或以花代鳞等,进行巧妙地变化、概括、夸张。达到写实求其真,变化求其美,概括求其活,夸张求其神。 经过这样具体而生动的引导,学生们的想象力,就会在无穷无尽的变化中得到发展。他们剪出的花鸟鱼虫,就不再仅仅象老师所教的那样,而是带有孩子们独特的情感与创造性,剪出来的作品多种多样。从而反映他们的认识水平和思想方法,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

五、 良好习惯的养成:

经过学生的精心设计、巧手剪刻一张张漂亮的剪纸出来了,但桌上、地上尽是剪纸废屑影响了环境的美观。因此我常教育学生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剪下来的纸屑最好放在桌子上,过后收集、打扫干净;注重细节的培养,让他们珍惜父母的劳动,勤俭节约,还通过进行边角料的再利用比赛,看谁浪费最少。并且在剪纸练习中经常提醒学生不能乱动剪子,更不能拿着剪子打闹,在剪纸时,同学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近,不但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安全,更要注重同学的安全。

通过开展剪纸活动,学生不但了解了祖国传统艺术--剪纸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起到了传承祖国传统艺术的作用,而且学生在剪纸活动还得到了美的熏陶,促进了美感的形成,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及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了素质,同时也提高了学习能力,促进了其他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2678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