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折纸如何折呀

 魔术铺   2023-05-01 17:13:02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用折纸如何折呀

谷折线(一般会用虚线表示),向内折。

山折线(一般用点横线表示),向外折。

比如,一张正方形的纸,红色面向上,对折,红色面的折痕是谷折线,反面的是山折线。

简介:

关于折纸的起源,因为无从考证,有中国起源说、日本起源说和西班牙起源说,莫衷一是。虽然这些说法都无外乎推测,但是中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以和少量苎麻纤维制造的纸张,而日本直到公元610年才由朝鲜僧人昙征将造纸术献于当时摄政的圣德太子。所以不少人相信,折纸2000多年前起源于中国,再经由日本传播到全世界。

但是,中国西汉时期的遗址中有纸张出土,却没有证据表明当时已经存在折纸。在日本,折纸始于平安时代(公元794年至1185年前后)的说法占主流,但是真正能够通过文献确认的最早的关于折纸的记录,是江户时代俳句诗人井原西鹤于1680年写下的俳句。这首俳句中提及名为“雄蝶·雌蝶”的折纸作品。在结婚仪式中,“雄蝶·雌蝶”挂在酒壶口部。

折纸怎么叠

折纸叠法如下:

1、首先把15×15厘米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将纸分成16等份。然后折出正方形对角线,两角折向中点,展开将正方形两边向中点对折。

2、沿折痕在上方折出菱形,向下翻折,两边三角向里折,将长三角形向下折翻出小三角形,向下折一点。再将整张纸沿中线对折,将折出的长三角形向上拽,折出兔子耳朵,下方长方形部分斜着向上折,压平再展开。

3、最后再将纸向里折,折出立体的兔角,折出兔子身后的地方,展开将兔子身后的地方压下去,再把耳朵展开,做得更立体即可。

做手工的重要性:

促进生理机制发展。脑科学揭示脑左右半球有相对分工,左脑是语言逻辑的优势半球,主管逻辑性心理活动,如逻辑记忆、逻辑思维;右脑则是非逻辑性心理活动场所,主管情感、情绪、形象记忆、空间知觉、直觉、艺术欣赏等。左右半球在学生的创造活动中各司其职,缺一不可。

但长期以来,教学过程的着眼点更多的是在逻辑记忆上,而忽略了直觉、灵感、情绪学习,这使右脑的开发和左右脑的沟通显得薄弱。

手工制作便需要左右脑的同步合作沟通来完成。手工制作的过程中,调动了儿童的全部感官的活动,既是左右手的合作协调,同时也是手与脑的协调训练。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有了感性认识,才会激发创作欲望与灵感,通过材料工具的选择搭配,完成原有的设计意图,从而达到完美的设计效果。这与进化论中人到猿的进化过程中手的进化促进脑的进化是一致的。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2628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